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三本)的通知书什么时候到相关的问题,今天,广博教育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三本)的通知书什么时候到
1.该校已经发出。应该在23日到达贵州省所在各地,不知你处交通状况怎么?不知你是否被正式录取?
2.请进入该校网站:点击:高考录取查询、输入、准考证号、座位号、身份证号码后,会准确告诉你:是否正式录取。
3.过25日后,拿身份证、准考证去邮政局网点,申请:查询、领取。
4.祝贺你被录取到我们苏州: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开学报到时,我们会在苏州火车站备车免费迎接你,请千万勿私自租车。若找不到接待专车,请找警察帮助或指导你公交线路。
5.我们苏州市消费水平很高,你所带现金尽量存入银行卡,大学校园内均有自动取款机。随身携带现金少许。碰到任何困难请找警察或派出所。
6.介绍一下苏州考生:本地三本线上考生,很难被天平学院录取的,一般都是二本线上分数的考生才能进该校,所以,我在此祝贺你:真是选对了,希望你在苏州找到一份好工作(苏州的就业机会十分多,只要你要求不高,月薪低于1600-2000元的岗位,基本上没问题,当然具体要看你所学专业)
7.介绍:苏州科技学院(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地处古城苏州的西部——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由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于2001年9月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为建设部直属本科院校,1998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价,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为铁道部直属本科院校,两校均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学校以工为主,涵盖人文学科(
哲学、文学、
历史学)、
社会学科(
法学、
教育学)、理学、工学、
农学、管理学等6个学科门类。目前学校正在积极更名大学。
学校现有江枫、石湖、天平等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338亩,校舍面积37.1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27.6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333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16.6万册,电子图书124万册。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531人,硕士研究生632人。
学校现设有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电子与
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数理学院、
化学与
生物工程学院、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
音乐学院、机电工程系、体育部等14个教学单位。设有
建筑学、城市规划、
环境工程、土木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工程管理、
汉语言文学、历史学、
应用化学等55个本科专业,其中城市规划、土木工程2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环境工程、历史学2个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等5个专业通过了高等教育专业评估。
2003年学校“申硕”一次性成功,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目前拥有城市规划与设计、环境工程、结构工程、
世界史、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伦理学、专门史、基础数学、应用化学等10个硕士点;结构工程、世界史、环境工程等3个省级重点学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结构工程实验室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中心——江苏省现代测绘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江苏省苏州科技学院大学科技园(筹)、2个江苏省首批院士工作站——苏州科技学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和苏州环院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1个江苏省首批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苏州浩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以及全国第一家村官工作站——苏州市高新区大学生村官苏州科技学院工作站;电子信息教学实验中心、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化学教学实验中心等3个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力学教学实验中心、生物教学实验中心、数学教学实验中心等3个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
学校现有教职工1667人,其中专任教师910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人数116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0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622人,占68.3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97人,占21.65%。现有硕士生导师145人,博士生导师11人。现任专职教师中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中央实施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批专家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专任评审专家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评估委员会委员2人、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江苏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江苏省“333工程”领军人物及培养人选30余人次,江苏省普通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14人,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8人,省部级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江苏省委、省政府“六大人才高峰”项目培养对象2人。现有江苏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1个;10余人担任全国学术团体常务理事、省级学术团体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多人担任国际学术期刊和国内学术核心期刊的编委。学校还聘请了包括两院院士周锡元、沈世钊、陈肇元、叶可明在内的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2004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包括国家863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10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115项,国家级项目2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25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项;共有50项科技项目通过省市级鉴定,其中5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出版学术著作、教材398部,发表论文4900余篇,其中有240多篇论文被SCI、EI、ISTP检索,1850余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学校近五年年均科研经费5042万。
学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2007年5月份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评估结论为“优秀”。2001年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教改项目18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3项,“水污染控制工程”等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7年来,学生共获国家级奖项30多项,省部级奖项300多项。
学校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学校与英国、挪威、新加坡、意大利、澳大利亚、芬兰、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接受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的学生来校学习
汉语或实习。国际学术交流的范围和领域逐年扩大,自1993年以来学校承担了14批次由商务部举办的为亚、非、欧、美及大洋洲国家(或地区)培训环保技术人才的任务。
2008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党委被授予“江苏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自2004年设立“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奖项以来,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连续7年获江苏省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两次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2006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建校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30000余名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毕业生实践能力强且勤恳务实,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许多已经成为单位负责人或者行业骨干。学校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
学校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立足江苏,面向全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争取在“十一五”末建设成在江苏省属本科院校中有较大影响、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多科性大学。2009年,苏州科技学院话剧团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成为省级大学生艺术团。
名城苏州海纳八方学子,天堂学府打造世纪才俊。热忱欢迎广大青年学子来苏州科技学院学习深造,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苏州科技学院现有四个校区,分别为江枫校区(本部)、石湖校区、天平校区、高博校区(本省专转本学生所在校区)。
江枫校区(本部)
江枫校区(本部)坐落在古城苏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与闻名遐迩的寒山寺和京杭大运河毗邻,占地近500亩,总建筑面积189925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近1.03万平方米,藏书近47万册。
园林式的校园内,河道纵横,树木扶疏,粉墙黛瓦,绿草如茵,教学区、实验区、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均以河为界,以桥相连,环境幽雅宁静,呈现一派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和绰约风韵。刚落成的运动场为这幅园林画平添了几分气势与活力,巍然耸立的大型看台,平整洁净的塑胶跑道,郁郁葱葱的人工草坪,组成了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乘公交游3路、313路、301路、321路、30路、328路、33路、308路、415路、622路可到达校区。 校区分布图
石湖校区
石湖校区前身为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坐落于景色宜人的石湖风景区,与风景秀丽的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相邻,占地面积800余亩,另有待建新校区727亩,校舍面积115022平方米,图书馆藏书50万余册。校区建筑富有浓郁的江南园林特色,被授予"全国部门造林绿化三百佳"和"花园式校园"称号,其中的“师陶园”、“九曲桥”最能体现这一特色。师陶园内景物清幽,云墙缭绕,廊腰缦回,曲径通幽,古木苍柏,湖石叠山;九曲桥畔杨柳青青,虹径弄碧,曲折萦绕,荷香四溢,真可谓:“隔岸垂杨笑语,池荷映水新状”。乘公交33路、305路、309 路、504路可到达校区。
天平校区
天平学院是由苏州科技学院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经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民办性质)。天平校区离江枫校区约5公里,占地700亩,位于苏州新区和吴中区木渎镇交界处,新区长江路东,背靠横山,面向灵岩山,南有七子山,北有狮子山,风景优美,交通方便, 乘公交33路、406、300路可到达校区。
高博校区
高博校区是苏州科技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转本”是经教育厅批准的该院与高博教育管理(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博”)联合培养项目。高博是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与全球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的教育和管理机构,其主要业务是利用多渠道优势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高级人才。高博已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苏州高博软件培训中心,提供培训软件程序员为主的、具有可颁发国际资格认证证书的课程教学。
该院已与高博签署了《关于联合培养软件人才的协议书》。按照本科专业软件人才的合作培养目标,我们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为基本框架,按微软认证高级培训机构( CPLS )的标准,将软件开发、网络/系统管理、数据库管理三个方向的微软国际资格认证课程,以嵌套的方式嵌入专业课程体系。学生可以在高博的微软技术培训基地(Microsoft Technology Training Base)获得相应的实践训练。
朋友:我的回答! 怎么样? 能了解了吗?

09年江苏高考304分 史B地B+ 能上哪些好点的三本学校
可以参考中国3本的排名
希望有所帮助,呵呵~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地区 总分 办学设施 人才培养
1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湖北 100 100 98.27
2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浙江 99.39 90.9 100
3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湖北 95.54 90.98 95.15
4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浙江 92.54 92.42 90.98
5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 湖北 91.85 88.48 91.19
6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广东 90.41 83.4 90.77
7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 湖北 88.45 69.14 92.23
8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河北 82.49 74.3 83.31
9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湖北 80.8 74.83 81.04
10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 辽宁 78.78 69.52 79.96
11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广东 77.15 67.48 78.48
12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山西 75.14 58.34 78.46
13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广东 74.61 58.3 77.8
14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四川 74.53 52.08 79.41
15 西南师范大学育才学院 重庆 73.62 60.58 75.94
16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江西 72.2 59.82 74.35
17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四川 71.73 58.15 74.22
18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浙江 70.31 75.66 67.63
19
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 湖北 70.15 66.57 69.92
20
江南大学太湖学院 江苏 68.89 57.54 70.81
21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四川 66.73 68.16 65.19
22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云南 66.27 59.82 66.9
23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浙江 66.14 54.13 68.29
24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山西 66.04 66.64 64.73
25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云南 65.69 52.24 68.25
26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浙江 65.32 58.07 66.19
27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四川 65.15 39.35 71.12
28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重庆 64.81 50.57 67.6
29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湖南 64.41 51.33 66.9
30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湖北 63.82 59.67 63.85
31
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 四川 62.86 50.87 65.06
32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江苏 62.74 51.48 64.75
33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湖北 62.74 53.9 64.08
34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江西 61.7 38.9 66.9
35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 湖北 61.65 62.17 60.44
36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广东 61.11 68.18 58.11
37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湖南 60.85 50.87 62.54
38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重庆 60.8 34.8 66.9
39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湖南 60.22 51.4 61.6
40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 辽宁 59.63 52.39 60.58
41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江苏 59.16 27.75 66.77
42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浙江 58.8 43.14 62.08
43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江苏 58.31 27.98 65.63
44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广东 58.09 34.57 63.55
45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陕西 54.49 26.99 61.1
46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山东 52.62 60.58 49.53
47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湖北 52.04 57.85 49.54
48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广东 50.8 59.74 47.46
49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 吉林 48.63 58.32 45.13
50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福建 48.59 51.4 46.98
51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甘肃 48.55 34.36 51.6
52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广东 48.01 52.99 45.81
53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山东 47.9 51.4 46.1
54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江西 47.35 38.82 48.87
5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浙江 46.95 37.07 48.85
56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山东 45.5 46.4 44.47
57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江苏 44.35 51.4 41.65
58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 湖南 37.21 42.99 34.98
59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江西 37.21 51.47 32.65
60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河北 36.79 51.48 32.11
61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 35.59 43.14 32.9
62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吉林 34.07 27.82 35.2
63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江苏 33.75 34.87 32.86
64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福建 33.63 34.65 32.77
65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河北 33.57 34.8 32.65
66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重庆 33.52 34.57 32.65
67
东华理工学院长江学院 江西 33.5 31.24 33.54
68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江西 32.02 34.85 30.69
69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广西 31.67 42.96 28.03
7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湖北 31.56 50.87 25.71
71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天津 31.46 35.03 29.94
72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河南 31.42 43.37 27.6
73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福建 30.4 43.78 26.2
74 天津商学院宝德学院 天津 30.06 43 25.98
75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陕西 30.02 42.99 25.94
76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宁夏 29.86 43.05 25.72
77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吉林 29.47 49.81 23.38
78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云南 29.27 42.09 25.24
79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湖北 28.62 23.12 29.64
80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北京 28.41 37.84 25.33
81
哈尔滨商业大学德强商务学院 黑龙江 28.34 46.47 22.87
8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河北 28.18 35.39 25.71
83
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河北 26.89 31.24 25.23
84
复旦大学太平洋
金融学院 上海 25.8 34.57 22.94
85 重庆邮电学院移通学院 重庆 25.54 23.05 25.78
86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北京 25.53 32.73 23.11
87
哈尔滨理工大学远东学院 黑龙江 25.47 22.82 25.76
88
山东财政学院东方学院 山东 24.88 29.57 23.16
89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海南 24.11 42.15 18.74
90 天津外国语学院滨海外事学院 天津 24 26.51 22.9
91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上海 22.82 34.57 19.2
92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广西 22.45 25.63 21.19
93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河北 21.95 36.22 17.65
94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 山东 21.9 24.41 20.83
95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湖北 21.51 34.19 17.65
96
青海大学昆仑学院 青海 21.42 30.25 18.62
97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上海 21.39 31.46 18.25
98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北京 20.63 29.87 17.73
99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 福建 20.61 17.13 21.21
100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河南 20.2 26.16 18.21
本三批次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该校今年的预估线为315分左右。
江苏工业学院怀德学院:今年预估的录取线在270-280分之间。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该校今年的预估线在315分以上。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该校今年的预估线在320分左右。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该校今年的预估线为310分,其中
英语专业的分数要求略高些。
淮阴师范学院文通学院:参照去年本三省控线,不提供预估线。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280分以上的考生即可填报该校。
盐城师范学院黄海学院:该校今年的预估线在280分左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320以上报考希望大。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300分以上报考有希望录取。
金陵科技学院龙蟠学院:高于285分有希望。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该校去年最低录取线300分,今年录取线预计比去年略低。290分以上的考生可报该校,300-310分的考生希望较大。
南京晓庄学院行知学院:270分以上的考生可报该校。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300分以上考生可报该校,310分以上的考生报该校希望较大,320分以上的考生报该校基本上可以被录取。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280分以上的考生可报该校,300分以上的考生希望较大。A志愿填报该校且专业服从的考生,进档后保证能被录取。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该校去年最低录取线339分。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290分以上,等级高优先录取。
江南大学太湖学院:300分以上考生报考该校希望较大。该校选测等级要求为BC。
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去年277分,可参照去年。
南通大学杏
林学院:该校去年文史类最低录取线304分,理工类最低录取线250分。考生可作参考。
宿迁学院:该校去年文史类最低录取线是296分,理工类最低录取线是272分。今年录取线估计与去年差不多,文史类预估线在285分左右,理工类预估线在270分左右。
常州工学院延陵学院:该校今年的预估线是270分以上,选测等级要求BC,文理兼收。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该校今年的预估线是290分,选测等级要求BC,文理兼收。
常熟理工学院虞山学院:该校去年的最低录取线是省控线。
淮海工学院东港学院:该校今年预估线为275-280分左右,达到这个分数线的考生可报该校,300分以上的考生基本能确保被录取。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310分左右的考生报该校希望较大,选测等级要求BC。
南京工程学院康尼学院:该校今年的预估线是280-290分左右,选测等级要求BC。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该校去年最低录取线301分,今年的预估线在301分左右。
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该校预估线为270分以上,选测等级要求BC。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该校本三批次专业选测等级要求BC,320分以上的考生报考较有希望。
淮阴工程学院江淮学院:270分以上考生可报该校,280分以上的考生较有希望,选测等级要求双C。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该校去年文史类最低录取线287分,理工类最低录取线256分。今年该校选测等级要求双C。
三江学院:该校今年本三批次专业的预估线是300分,选测等级要求BC。专科预估线是260分。
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该校去年最低录取线298分,今年预计将在去年分数线上下波动,选测等级要求BC。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80分以上考生可报该校,选测等级要求BC。
专科批次
扬州职业大学:专一批次300分左右,专二批次250-260分左右。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260-270分左右。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200分以上报考。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70-280分左右。
常州纺织服装技术学院:达到省控线的考生可报该校。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去年最低录取线251分,今年预估线为260分。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该校专一批次专业去年最低录取线260分。
江苏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该校专一批次专业去年最低录取线271分,今年270分以上的考生可报该校。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该校专一批次专业去年最低录取线282分,专二批次专业去年最低录取线180分。该校预计今年的录取线低于去年。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校:今年250分以上的考生可报该校,260分以上的考生希望较大。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该校专一批次专业今年预估线是260分以上。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校:该校专一批次专业今年预估线在310分左右。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该校专一批次专业今年预估线为260分以上。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去年专二批次专业录取线为258分。该校今年分专一和专二两个批次录取。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该校专一批次专业去年最低录取线为297分,今年预计在去年分数线上下波动。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90分以上考生可报该校专一批次专业,达到省控线的考生可报该校专二批次专业。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该校专一批次专业去年的最低录取线是274分,专二批次专业去年的最低录取线是200分。该校预计今年的录取线与去年差不多。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该校今年专一批次专业的预估线是280分,专二批次专业的预估线是200分。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该校专一批次专业去年的最低录取线是312分。今年280分以上的考生可报该校,300分以上的考生把握比较大。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该校专一批次专业去年的最低录取线是285分。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该校去年专一批次专业最低录取线280分,专二批次专业最低录取线192分。该校预计今年专一批次专业录取线为270分左右,专二批次专业录取线为190分左右。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该校专一批次专业去年最低录取线254分,今年预计在255分左右。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该校专一批次专业去年的最低录取线是266分,今年预计在266分左右。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该校专一批次专业去年最低录取线302分,考生可作参考。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该校专一批次专业去年最低录取线为283分,今年预计在270-280分左右。
明达职业技术学院:200分左右可报考,选科要求是4C一合格。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200分左右可报考,选科要求是4C一合格。
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去年的分数为180分,今年200分即可报考。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去年的录取分数段为180-220分,今年200分可报考。
正德学院:去年的分数线为228分。
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该学校去年本三批次的录取线为314分,今年会略有所降,300分以上可报考。
苏州工业园区软件与
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今年专科第一批次的分数预计和去年的257分相差不多。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晓庄校区)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该校去年的分数线为277分,今年预计会有所降低,265分左右的考生可报考该学校。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去年的录取分数线为233分,该校负责招生的老师表示,今年的分数线肯定会比去年有所增加。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无锡办学点:该校的招生老师预计今年的预估线为240分。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徐州办学点:去年的录取线在247分,预计今年的分数线会在240-260分之间。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南通办学点:该校今年的预估线大约在260分左右。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该校负责招生的老师预计今年该校的录取线约在270分左右。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该校专科第一批次去年的录取分数线为262分,今年250分以上的考生可报考该学校;对于艺术类考生,只要达到资格线即可报考。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去年的录取分数线为254分,而今年预计260分左右考生可被该校录取。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招生老师提醒考生,240分左右的考生投报该学校会比较有把握。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去年的录取分数线为274分,而今年在江苏要招收4000多名学生,预估线目前尚不好预估。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该校专科第一批次的分数线预计在250分左右。
南通职业大学:该校专科第一批次去年的录取线为298分,今年可参照去年的分数,预估线在293分-303分。
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该校专科第一批次的分数线在280分左右,专科第二批次的分数线在220分左右。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预估分数线于280分-290分之间。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去年的分数线为293分,今年的预估线为290分,270分以上的考生即可投报该学校。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去年的分数线为265分,今年预计在270分左右。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去年的录取线为303分,今年预计和去年持平,约在300分左右。
江苏
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该校预估线在250分左右。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去年的录取线为313分,今年300分以上的考生可填报。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去年的录取线为323分,今年在300分以上的考生可填报。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去年的录取线为329分,今年310分以上的考生填报比较
保险。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在南京本部专一的预估线为315分,专二的预估线为250分左右。苏州校区专一的预估线为285分。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去年的录取线为305分,今年的预估线在300分左右。
苏州职业大学:去年的录取线为325分,选科要求是2C。今年在300分以上的考生报考比较有希望。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该校今年的预估线在250分左右。
省级机关管理干部学院:不提供预估线,达到资格线可报考。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200-250分之间考生可考虑该校。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预估250分左右。艺术类350分左右。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200分以上可冲一冲
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预计240-250分左右。
苏州登云学院:达到资格线即可填报该学校

苏州本科大学有几所大学
广博教育网(https://www.380853.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苏州本科大学有几所大学的相关内容。
院校专业: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 “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开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华,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东吴大学是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中国大陆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从民国时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国时代的开拓创新;从师范教育的文脉坚守,到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型与回归;从多校合并的跨越发展,到争创一流的重塑辉煌,苏州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苏大人始终秉承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之校训,坚守学术至上、学以致用,倡导自由开放、包容并蓄、追求卓越,坚持博学笃行、止于至善,致力于培育兼具“自由之精神、卓越之能力、独立之人格、社会之责任”的模范公民,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为社会输送了50多万名各类专业人才,包括许德珩、周谷城、费孝通、雷洁琼、孙起孟、赵朴初、钱伟长、董寅初、李政道、倪征日奥(yù)、郑辟疆、杨铁梁、查良镛(金庸)等一大批精英栋梁和社会名流;谈家桢、陈子元、郁铭芳、宋大祥、詹启敏等50多位两院院士,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苏州大学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学校设有 36个学院(部),拥有全日制本科生27897人,硕士生15943人,博士生5061人,留学生1271人。学校现设132个本科专业,4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3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0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1个国家一流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20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 9个“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截止目前,学校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免疫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一般社会科学共15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学校现有 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4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4个省部级哲社重点研究基地,3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5个省部级工程中心。,全校现有教职工 5847人,专任教师3319人,其中包括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0位两院院士,8位发达国家院士,34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2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位“万人计划”杰出人才,13位“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4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各类国家级人才近300人次,一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已初步形成。,苏州大学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具备责任感、创新性、应用性和国际性的卓越型人才为定位,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积极深化人才培养系统化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被列为全国首批 17所国家试点学院之一,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特区;学校设立了3个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其中敬文书院定位于专业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唐文治书院在“第一课堂”开展博雅教育,紫卿书院致力于打造“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试验场。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23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1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近年来,苏大学子每年获得国家级奖项700余人次,在全国“挑战杯”、奥运会等国内外各类大赛中屡屡折桂,在校硕士生以第一作者在《Nature》上发表论文,相关成果入选“2018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学校实施 “顶天立地”科技创新战略,科研创新工作取得累累硕果。2021年截至11月,人文社科领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45项,其中艺术学重大项目1项、艺术学年度项目3项,位列全国第5位;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数14项,全国第8位,连续三年位列全省首位;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4项,一等奖获奖数位列全国第11位。自然科学领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1项,国防重大项目1项;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2020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第一合作单位),第八届树兰医学奖1项,第三届“科学探索奖”1项;2021年度最新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排名位列全球高校第41位、全国高校第14位;23人次入选2021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位列全国高校第5位。2020年全年发表三大检索论文4774篇,其中SCIE收录3085篇,位列全国高校第26位;授权知识产权1390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681项、国际专利授权29项,实现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使用210件。此外,苏州大学还入选科技部、教育部首批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高校。,学校按照 “以国际知名带动国内一流”的发展思路,全面深入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学校先后与30多个国家(地区)的20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拥有来自全球的来华留学生千余人。2010年,入选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援建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2011年,在老挝成功创办中国第一家境外高校——“老挝苏州大学”,该校现已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上的重要驿站和文化名片;2018年,学校发起成立中国—东盟医学教育大学联盟,打造中国-东盟健康命运共同体,助推“一带一路”建设;2019年,全球首家红十字国际学院挂牌成立,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2020年,学校获批建立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苏州大学现有天赐庄校区、独墅湖校区、阳澄湖校区、未来校区四大校区,占地面积 4586亩,建筑面积166万余平方米;学校图书资料丰富,藏书超500万册;拥有丰富的中外文数据库资源,电子图书215万余册,电子期刊192万余册,电子学位论文1225万余册。学校主办有《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教育科学版和法学版三本学报及《代数集刊》、《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中国血液流变学》和《语言与符号学研究》等专业学术期刊。其中,《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近年来,刊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权威二次文献转载摘编,其转载量一直位居综合性大学学报排名前十。2018年,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教育科学版)双刊同时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核心期刊,2021年同时入编北图(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CSSCI核心(2021-2022版)来源期刊,《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和《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为CSSCI扩展版(2021-2022版)来源期刊。,新时代,孕育新机遇,呼唤新作为。全体苏大人正以昂扬的姿态、开放的胸襟、全球的视野,顺天时、乘地利、求人和,坚持人才强校、质量强校、文化强校,依托长三角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区域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成为一所更有格局、更有情怀、更有作为的大学。
其他信息:
苏州科技大学有三个校区,分别是石湖校区、江枫校区和天平校区。苏州科技大学是住建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全国首批承担援外硕士学历学位教育项目高校、江苏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为CDIO工程教育联盟、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协同创新联盟成员单位。
材料补充:
广博教育网
苏州科技大学前身苏州科技学院于2001年9月由原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与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为建设部直属院校,1983年筹建(其前身苏州建筑工程学校于1953年成立);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为铁道部直属院校,1980年成立(其前身苏州铁路中学于1951年筹建)。2000年两所学校的隶属关系同时划转到江苏省,实施“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16年3月,学校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
以上就是广博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广博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广博教育网:
www.380853.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