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 广西:高考志愿开始填报 分12批次一半平行志愿模式

2023-03-20 06:26:10 | 广博教育网

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

  平行志愿录取方式的实行,减少了志愿录取方式中“高分考生落榜”、“院校生源断档”及“大小年”等不合理情况,但去年的实践也表明,它同样伴随着潜在的风险和负面效应。高校招生负责人提醒考生和家长,要对平行志愿填报中的风险有清楚的认识,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合理填报志愿。

  ■风险一

  最大的风险:不服从专业调剂

  平行志愿推行后,多数学校都承诺进档即录,但很多家长和考生忽略了一点,高校在承诺进档不退的同时,都提出了一个前提,那就是考生愿意接受专业调剂,如果考生不接受专业调剂,很有可能被退档,而且会直接落到征求志愿档去。

  “是不是服从专业调剂,将直接影响到考生能否被录取,这是考生在填报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华东师大招办主任周鸿表示,在平行志愿录取时,各校的投档比例最多只有105%,而且投档到高校的考生分数“扁平化”,被录取考生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分数段内。在考生集中报考某个重点院校和某个热门专业时,这一现象会特别突出,那么高校在专业录取时就比较困难,很多考生志愿无法满足,要想不落选,这时就只能依靠调剂录取。

  去年有一些考分不算低的考生,就是因为在填报时选择不愿服从调剂而被高校退档,落入征求志愿的录取,有的甚至只能进入下一批次的录取。

  [专家建议]后2个志愿选择能接受的较冷专业

  考生如何降低被心仪高校退档的几率,同时又不进入自己极不感兴趣的专业呢?财大招办主任魏立东建议,考生可以“主动性调剂”。由于每所高校可以填报6个专业志愿,考生可以在前4个志愿中,填报向往的专业,在最后2个志愿中,主动选择自己还能接受同时又是该校比较冷门的专业,或者通常会录取调剂考生的专业——判断依据是,参考去年该校各个专业的分数线,与学校投档线一样的一般就是调剂专业。“调剂专业不一定就是不好的专业,在其中好好‘淘一淘’,说不定能有意外收获。”

  ■风险二

  选专业还是选学校,很难两全

  在很多高校的招办主任看来,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遇到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在选好学校和选好专业中,很难得到平衡。

  复旦招办主任郑方贤表示,从实行平行志愿后的招生情况来看,进入投档线的考生考分都非常接近,出现成绩“扁平化”态势,因此各个专业的录取分数也相差不大。考生如果愿意调剂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同时被调剂进不感兴趣的专业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专家建议]

  好学校好专业,做好牺牲其一的准备

  在平行志愿中,选好学校和选好专业可以说是一对较难避免的矛盾,应该做好牺牲其一的准备。也就是说,如果想选择好学校,就做好进入弱一级专业的准备;想选择好专业,则要做好所选学校要降个档次的准备。考生和家长应该慎重考虑,到底自己看重哪一点。

  ■风险三

  同批次志愿无梯度,高分可能落榜

  在填报平行志愿的过程中,考生仍然要把握志愿间的梯度,填报志愿偏高或没有梯度,也可能导致高分落榜。

  多位参与去年录取工作的老师都指出,在一个批次的填报中,应尽量少地将同录取分数区段的学校填在一起,因为这样会浪费志愿,尤其是中分段和低分段的考生。比如去年文科,上海交大的投档线为511分,财大为502分,上外503分,华东师大498分,录取投档线都比较靠近,考生在填报时,尽量不要将这其中的2-3所院校一起填,一旦考分不高,一所院校落空,其余的也可能会落空,保险系数不高。[专家建议]

  拉开梯度、注意保底

  考生可以把同一批次的院校分为高、中、低不同区段,同时衡量自身的实力属于哪个区段,使所填的学校跟自身水平相吻合,适当拉开梯度层次,并注意留有“保底”学校。在专业志愿的填报中,不要一味追逐热门专业,应考虑将专业志愿适当分布、合理搭配。

  ■风险四

  A志愿冲太高,浪费志愿

  去年考生志愿填报时,A志愿普遍定位为“冲一冲”,很多考生和家长即认为可以完全放开来填,于是选择了自己高考成绩很难达到或者根本达不到录取分的院校作为A志愿,结果是“冲高了”。有关数据显示,去年上海高考一本A志愿的录取率为20%-25%,二本A志愿的录取率不超过20%。

  高校招办相关人士表示,虽然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心仪的高校发起冲击,但盲目冲高会使得宝贵的A志愿白白浪费,也可能影响到其他3个志愿的填报。[专家建议]

  从自身实际“冲一冲”

  “今年考生在填报A志愿时,冲的同时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财大招办主任魏立东表示,考生可参照去年各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录取平均分以及线上生源情况进行自我定位,在自己的实力范围内“冲一冲”。

  ■风险五

  老的托底学校已不托底

  去年,不少考生进入征求志愿环节,都因为在东华大学上海大学等老“托底学校”的填报上遭遇意外的失策。比如上海大学,在实行平行志愿以前,理科都要招到二志愿才会招满,但去年填报上大保底的踩线考生都踏空了。这是因为,实行平行志愿后,ABCD志愿都视为一志愿,另外一些二本高校也有部分专业在一本招生,这样如东华大学、上海大学等“211”高校就不再保底了。

  比如一名考生高考成绩理科470分,他的B志愿填报了上大,本以为考进“十拿九稳”,结果去年上大分数线涨了6分,他因此落到了征求志愿。而从教育考试院的征求志愿考生成绩分布来看,文理共有2000余名考生在一本线以上,其中很多在上大、东华的分数线以下。[专家建议]

  在二本志愿上多花点功夫

  上大招办主任孙毓英表示,在平行志愿填报中,考生特别是中等水平的考生,应该摒弃以往“托底学校”的观念,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填报志愿。而为了避免从一本志愿落下来后没有好的去向,相关人士则建议,考生可以在二本专业志愿填报上多花功夫,其实像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二本院校中,都有一些相当不错的专业。

广西:高考志愿开始填报 ,分12批次一半平行志愿模式

  南宁讯(记者刘琼 通讯员杨娜)记者从自治区招生考试院获悉,我区2010年普通高考志愿填报工作于6月20日开始。

  志愿设置

  分12批次,一半为平行志愿模式

  我区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共分12个批次进行。其中本科设置9个批次,分别为:本科提前批、独立学院艺术和体育专业批、自主招生批、本科第一批A类、本科第一批B类(含预科、部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等)、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二批预科批、本科第三批、本科第三批预科批。高职高专设置3个批次,分别为:高职高专提前批、高职高专普通批、高职高专预科批。

  今年我区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模式分为顺序志愿和平行志愿两种。在12个批次中,有6个批次为顺序志愿模式,其中本科4个批次(本科提前批、独立学院艺术和体育专业批、本科第二批预科批、本科第三批预科批),高职高专2个批次(高职高专提前批、高职高专预科批)。顺序志愿各批次分别设2个院校志愿,即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又设置6个专业志愿并视情况设置“是否服从校内专业调剂”选项。有5个批次为平行志愿模式,其中本科4个批次(本科第一批A类、本科第一批B类、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高职高专1个批次(高职高专普通批)。平行志愿各批次分别设4个院校志愿,均为第一志愿,每个院校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并视情况设置“是否服从校内专业调剂”选项。

  此外,还设有自主招生批次1个。自主招生批只设1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文、理科各设一个“自主招生专业”供取得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填报,填报的志愿必须是本人所取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之一。自主招生批投档后(7月12日),建议考生及时与自主招生院校联系,请学校依据约定或录取规则确定自己的专业。

  在录取过程中,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将视计划完成情况决定各批次是否进行征集志愿。如需征集志愿,将通过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和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同时,我区2010年顺序志愿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将视情况决定是否设置“是否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选项。其中,广西区属高校在“是否服从校内专业调剂”选项中可再分为3个选项,具体表述为:一是全部服从调剂,即服从该院校所有在广西招生专业的调剂;二是部分服从调剂,最多服从10个专业,即在该院校内再选择最多10个在广西招生的专业服从调剂;三是不服从调剂,即不服从该院校所有非志愿专业的调剂。征集志愿是否设置“是否服从校内专业调剂”选项,将视情况确定。

  时间安排

  6月28日11时截止

  今年首先开始的是本科提前批、本科独立学院艺术和体育专业批、高职高专提前批志愿填报,这些批次志愿填报从6月20日开始,至6月28日10时截止。考生到报名站打印并签字确认志愿信息的截止时间为6月28日11时,开始时间由各市招生办(考试院)自行规定。

  本科其他批次,即自主招生批、本科第一批A类、本科第一批B类(含预科、部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等)、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二批预科批、本科第三批和本科第三批预科批的填报志愿开始时间为6月28日15时,截止时间为7月2日10时;考生到报名站打印并签字确认志愿信息的截止时间为 7月2日11时,开始时间由各市招生办(考试院)自行规定。

  高职高专普通批和高职高专预科批的志愿填报时间为8月2日~6日16时。

  征集志愿填报时间,安排在顺序志愿相应批次第二志愿和平行志愿相应批次录取结束后的第二天,具体时间安排将在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和主要媒体上公布。

  填报方式

  主要采用互联网填报方式

  据了解,今年我区高考志愿的填报主要采用互联网填报方式。考生应在考试院公布的时间段内,登录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http://www.gxeea.cn),进入“普通高考网上志愿填报系统”进行填报。考生因上网不方便或因网络原因不能在网上正常填报志愿时,可及时与报名所在地招办联系,由各招办为考生提供志愿填报的帮助。不方便上网的考生还可拨打志愿填报声讯服务电话。

  填报要求

  填报专业范畴要看清

  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采用的是网上填报志愿的方式,考生一定要按照要求,合理安排时间,规范填报,以免出现错填、漏填情况。

  填报志愿时,考生要特别注意:理工类(“3+理科综合”)考生,可选报理工类的所有专业;体育类考生除可选报体育类所有专业外,还可选报理工类所有专业;艺术(理)类考生除可选报本人获得资格的艺术理类专业外,还可选报理工类所有专业。文史类(“3+文科综合”)考生,可选报文史类的所有专业;艺术(文)类考生除可选报本人获得资格的艺术文类专业外,还可选报文史类的所有专业。理工类考生不能填报文史类专业,文史类考生也不能填报理工类专业。

  考生填报志愿前应先全面了解有关高等学校招生章程(通过网站查询或电话咨询)以及自治区招生考试委员会公布的有关招生规定、《2010年高考指南 招生计划篇》等,结合本人志向和德、智、体、美等方面情况以及与自己报考科类对应的院校和专业,认真填报学校、专业,并对所填报志愿的真实性承担责任,不准别人代为填报。考生的报名登记表、志愿表等,内容应真实、准确,因考生本人失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同时,考生一定要注意,在相应批次的志愿填报截止之后,任何人不得更改已填报的志愿信息。

  温馨提醒

  系统登录密码妥善保管

  普通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关系重大,为了帮助考生和家长充分了解志愿填报的流程,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有关工作人员总结了以往常出现的问题,结合经验,温馨提醒考生:

  今年4月,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曾组织进行高考志愿填报演练,演练期间修改的口令在正式使用时将全部重新设置,演练时填报的志愿也将全部清空。正式填报志愿前,考试院会给每位参加普通高考的考生,发放密封的考生身份识别码(即初始密码)。考生在初次登录时,需要输入自己的报名号、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登录成功后必须先修改密码并重新登录后才能开始志愿填报。密码修改后,考生使用的身份识别码即失效。修改过密码后,考生再次登录志愿填报页面时,只需要填准考证号及密码即可。

  考生准考证号码和登录系统的密码,是确保考生志愿信息安全、保密的重要资料。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请考生务必妥善保管自己的报名号、准考证号、身份证号、考生身份识别码及修改过的密码,不应让他人掌握,因泄密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负责。如有密码被他人修改或遗忘密码的,应及时向报名地招生办咨询,带齐有关证明材料,到报名地招办申请重新设置密码。

  为保证填报志愿工作的顺利进行,考生每次登录志愿填报系统后的操作时间限定为15分钟,超过规定时间才提交的志愿信息,将会被系统拒绝。因此,特别提醒考生可将有关志愿信息(院校代号、院校名称、专业代号、专业名称等)在纸上整理好,以便登录系统后能迅速按整理好的内容进行选择。特别建议考生在志愿落实后应尽早上网填报,以避开接近志愿填报截止时间的网络繁忙期。此外考生在每次填报、修改或浏览完志愿后,务必记得点击“退出登录”并关闭所有填报志愿期间打开的窗口,以免他人进行不利于考生本人的修改和信息收集。

  同时要提醒考生,所填报的志愿在指定的报名站打印确认前,是可反复修改的。但考生志愿一经打印确认,任何人均不能再修改考生的志愿信息,考生再次登录时只能查询而看不到“填写志愿”的选择项。考生在确定自己的志愿信息后,有义务按报名地招办指定的时间、地点要求进行志愿的打印确认,以杜绝他人篡改的可能性,保护个人信息。考生如逾期不进行志愿确认,将视为自愿放弃确认权利,其志愿信息以当次网上志愿填报工作截止时的数据为准。还要注意的是,打印确认对当次所填报的所有批次志愿有效,不能分批次分别打印确认,因此考生应在当次所能填报的所有批次志愿都填报确定后,再到报名站进行打印确认。考生签字确认的志愿表由报名站按顺序整理后保管至当年录取工作结束。

广博教育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 广西:高考志愿开始填报 分12批次一半平行志愿模式”相关推荐
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 广西:高考录取分12批次
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 广西:高考录取分12批次

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平行志愿录取方式的实行,减少了志愿录取方式中“高分考生落榜”、“院校生源断档”及“大小年”等不合理情况,但去年的实践也表明,它同样伴随着潜在的风险和负面效应。高校招生负责人提醒考生和家长,要对平行志愿填报中的风险有清楚的认识,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合理填报志愿。■风险一最大的风险:不服从专业调剂平行志愿推行后,多数学校都承诺进档即录,但很多家长和考生忽

2023-07-17 05:18:36
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 陕西:高职补录20日开始填报志愿 实行平行志愿
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 陕西:高职补录20日开始填报志愿 实行平行志愿

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平行志愿录取方式的实行,减少了志愿录取方式中“高分考生落榜”、“院校生源断档”及“大小年”等不合理情况,但去年的实践也表明,它同样伴随着潜在的风险和负面效应。高校招生负责人提醒考生和家长,要对平行志愿填报中的风险有清楚的认识,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合理填报志愿。■风险一最大的风险:不服从专业调剂平行志愿推行后,多数学校都承诺进档即录,但很多家长和考生忽

2023-09-28 10:23:41
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 北海市今年高考7个批次设置平行志愿模式
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 北海市今年高考7个批次设置平行志愿模式

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平行志愿录取方式的实行,减少了志愿录取方式中“高分考生落榜”、“院校生源断档”及“大小年”等不合理情况,但去年的实践也表明,它同样伴随着潜在的风险和负面效应。高校招生负责人提醒考生和家长,要对平行志愿填报中的风险有清楚的认识,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合理填报志愿。■风险一最大的风险:不服从专业调剂平行志愿推行后,多数学校都承诺进档即录,但很多家长和考生忽

2023-07-07 02:50:00
各批平行志愿5个志愿 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
各批平行志愿5个志愿 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

浙江高考录取分三批各批平行志愿5个志愿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昨天公布了《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细则》,对今年高考录取如何进行,志愿如何设置等一系列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作出详细解答。 文理科录取分三批进行 将分类分批按一定比例划定并公布最低控制分数线。其中艺术类按美术、广电及其他类分别划定文化最低控制分数线。 第一次划定文理科第一批、艺术、体育类本科分数线,并确定其他各批分数线

2023-07-29 02:29:11
平行志愿填报和投档模式的优点和局限 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
平行志愿填报和投档模式的优点和局限 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

平行志愿填报和投档模式的优点和局限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曾评价,平行志愿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投档模式,但是就现阶段而言,它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考生利益,减少考生在填报志愿中博弈的风险性(见本报4月11日4版)。平行志愿填报和投档模式究竟有什么优点,又存在哪些局限性呢?减少“高分落榜”问题根据已经实行平行志愿省市的经验,教育部将平行志愿填报和投档模式的优点概括为“三减少,三提高”。“三减少”指的是

2023-07-02 12:33:47
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 西藏:高招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达到预期效果
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 西藏:高招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达到预期效果

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平行志愿录取方式的实行,减少了志愿录取方式中“高分考生落榜”、“院校生源断档”及“大小年”等不合理情况,但去年的实践也表明,它同样伴随着潜在的风险和负面效应。高校招生负责人提醒考生和家长,要对平行志愿填报中的风险有清楚的认识,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合理填报志愿。■风险一最大的风险:不服从专业调剂平行志愿推行后,多数学校都承诺进档即录,但很多家长和考生忽

2023-10-03 01:21:49
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 沈阳:高考填平行志愿也有风险
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 沈阳:高考填平行志愿也有风险

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平行志愿录取方式的实行,减少了志愿录取方式中“高分考生落榜”、“院校生源断档”及“大小年”等不合理情况,但去年的实践也表明,它同样伴随着潜在的风险和负面效应。高校招生负责人提醒考生和家长,要对平行志愿填报中的风险有清楚的认识,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合理填报志愿。■风险一最大的风险:不服从专业调剂平行志愿推行后,多数学校都承诺进档即录,但很多家长和考生忽

2023-07-06 06:34:07
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 青海:首次平行志愿招生开始 退档考生按志愿调剂
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 青海:首次平行志愿招生开始 退档考生按志愿调剂

上海各高校招办主任解析平行志愿填报风险平行志愿录取方式的实行,减少了志愿录取方式中“高分考生落榜”、“院校生源断档”及“大小年”等不合理情况,但去年的实践也表明,它同样伴随着潜在的风险和负面效应。高校招生负责人提醒考生和家长,要对平行志愿填报中的风险有清楚的认识,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合理填报志愿。■风险一最大的风险:不服从专业调剂平行志愿推行后,多数学校都承诺进档即录,但很多家长和考生忽

2023-10-04 15: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