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专业 > 正文

陕西:高职补录20日开始填报志愿 实行平行志愿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

2023-09-19 11:00:08 | 广博教育网

今天,广博教育网小编为关注高考专业的同学们准备了陕西:高职补录20日开始填报志愿 实行平行志愿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吧。

陕西:高职补录20日开始填报志愿 ,实行平行志愿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

陕西:高职补录20日开始填报志愿 ,实行平行志愿

  记者从省招办获悉,根据教育部规定和省政府第63次专题会议纪要精神,我省将于9月下旬组织高职(专科)院校统一进行补录,填报志愿时间为9月20日—21日24时,录取时间为9月25日—28日。在集中补录之前,任何院校自行组织的所谓补录考生,均不具备国家认可的正式录取资格。

  ■补录仅限于高职文、理类专业三本院校和专业不补录

  补录是指高考的所有批次录取结束,各个高校开学后,有部分被录取的考生在院校规定时间内没有报到,就视为自动放弃,各个高校把这些已经被录取而不报到的学生所报考的院校和专业信息进行汇总,并上报到省招办,省招办统一汇总后,公布这些高校及专业名单,在规定时间内,上线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分数进行填报志愿,然后省招办再统一组织录取。

  补录仅限于高职(专科)层次的文史、理工类专业,艺术、体育类专业和院校不补录,三本院校和专业不补录。补录执行原公布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即高职(文)330分,高职(理)310分。

  ■上高职线且未被录取过的考生有资格填报补录志愿

  补录计划由省招办通过互联网发送到各市、县(区)招办,同时在“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http://www.sneac.com/)”上公布。凡达到高职(专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尚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在网上填报补录志愿。已经录取(含录取后不报到退档)的考生不得填报补录志愿,不得换录其他院校,这类考生的信息已经被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填报志愿系统“屏蔽”,无法上网填报。

  补录志愿必须在网上填报。考生一定要登录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上网填报补录志愿,网上填报的志愿才是有效志愿,到补录高校登记的志愿无效。填报志愿时要遵守网报的操作步骤和要求,保证志愿的安全有效。高职补录网上填报志愿时间只有两天,考生考虑好后应尽快上网填报,不要等到最后的截止时间,登录不了网络,影响志愿填报。

  ■在陕招生院校均可参加补录

  在陕招生的院校均可申请参加补录,不是仅限于本省高职院校,但前提是省外高职院校在陕有补录计划。补录工作将按照院校退档、省招办公布补录计划、考生填报平行志愿、按志愿投档录取的程序进行。

  高职补录日程安排:9月15日—18日18:00院校提交补录申请、退档

  9月19日24:00 省招办公布补录计划

  9月20日—21日24:00考生网上填报补录志愿

  补录继续实行网上录取

  高职补录将于9月25日至28日进行,继续实行远程网上录取,省招办将按照平行志愿的“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投档,各招生院校必须在补录期间完成录取工作,逾期不再办理录取手续。省招办严禁院校自行组织生源,严禁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参与招生工作。考生不要轻易相信学校和个人的录取承诺,有些高校可能会自行组织生源,但这些考生如果不上网填报志愿或填报了志愿但达不到学校的调档线,是不能投档录取的。

  最后,省招办提醒考生和家长,根据教育部规定,任何院校不得自行组织生源,不得提前以任何形式对考生作出录取的承诺,希望广大考生保持清醒头脑。已经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补录。省招办将严格执行教育部和省招委会的各项政策规定,认真实施高考“阳光工程”,确保补录工作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本报记者 曹运静

  ■高职补录仍实行平行志愿

  今年高职补录仍实行平行志愿,共设6个院校志愿,排列顺序为A、B、C、D、E、F,每所院校6个专业志愿。平行志愿各批次不设置“愿录取到其他院校”的服从调剂表态栏目,院校专业设“愿录取到其他专业”的服从调剂表态栏目。

  考生填报补录志愿仍需要了解平行志愿的相关原则和技巧,把最想上的、院校录取分数线和自己成绩差不多的院校放在A位置,然后A、B、C、D、E、F6所院校注意要拉开梯度,增大被心仪高校的录取机会。 本报记者 曹运静

  考生须提前了解补录政策规定

  西安科技商贸职业学院 副院长兼招生办主任 王勇

  从总体看,今年我省高职(专科)层次的录取及报到情况不是很理想,各专科院校缺额较大,报到率比往年低,有近8万高职线上的考生未填报志愿,这将对明年的录取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考生对补录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省高职(专科)层次的补录是普通招生工作的正常延续,补录的学生与已经录取的学生具有同等的学籍资格,学业培养、毕业就业等方面享有同等的待遇。

  考生了解今年补录的政策规定是关键。补录是根据各高校高职(专科)层次新生报到的情况而进行的。其一,补录数额有限;其二,补录投档的依据依然是根据考生分数和志愿进行。因此,凡达到高职(专科)最低控制分数线尚未被录取的考生要不失时机地在网上填报补录志愿,抓住我省今年招生录取的最后一次机会。西安科技商贸职业学院的补录工作与全省其他高校一样,也安排在高职(专科)批次录取。省招办将于9月19日24时公布补录计划,20日—21日24时网上填报补录志愿,望广大考生及时把握好时机,踊跃报考我院。

  冷静思考定位自身

  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 招办主任 王涛

  高考已经结束,每个人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或许你属于成绩不够理想的一类,此刻面临无门深造的困境,甚至有了放弃学业的想法。但希望大家振作起来,冷静思考定位自身,当大背景下的全民素质提高,而你如果选择放弃学业,那是与时代的脱节是落后。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一切问题通过国家政策的调控都是可以解决的。针对以上问题,个人认为在2010年高考录取的最后阶段,考生应积极主动调整心态,认真对待并抓住国家计划内统招补录最后机会,大学、前途、人生,依然充实而精彩。

陕西:高职补录20日开始填报志愿 ,实行平行志愿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

陕西:高职补录20日开始填报志愿 ,实行平行志愿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

  8月5日,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院校录取工作全面结束。这意味着今年首次实行的平行志愿,有了明确结果。省教育考试院的数据显示,今年考生第一志愿组投档率明显提高。其中,“一本”院校第一志愿组投档率高达95.2%,“二B”院校第一志愿组投档率也达到80%以上,比去年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

  无论是“一本”院校,还是“二B”院校,投档率都有提高,从这点来说,平行志愿确实显示了成效。但值得关注的是,平行志愿并非“一碗水端平”。笔者以为,平行志愿正在院校之间,产生“马太效应”,分化现象更加明显。

  在平行志愿下,“一本”院校受惠最多。今年名校“断档”现象几乎一夜之间消失。在省内院校,中山大学依然是“总分冠军”,华工则录取到“史上最佳”生源,去年曾经“遇冷”、意外断档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今年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北大、清华、复旦等知名省外院校纷纷增加在广东省的招生计划数。其中,北京大学文理科原招生计划28名,实际招生93名;清华大学原招生计划36名,实际招生132名。“一本”院校总共增加了1000多个计划。

  与“一本”院校“一片火红”的形势相比,省内多数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依然延续去年“颓势”,大多“吃不饱”。有的院校第一次投档人数仅为计划招生人数的1/12,其中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在“二次征集志愿三次录取”后才终于“吃饱”。平行志愿下,“马太效应”不仅出现在不同批次之间,同一批次也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今年“二B”院校中,三所“珠海系”高校和两所“中大系”高校最热,第一志愿组投档数就已超出计划数,而“从化系”、“花都系”、“增城系”的高校则相对较冷。

  随着平行志愿未来向专科层次推进,“三B”类院校也将受到“马太效应”的影响,部分民办高校将面临生源危机。无论“二B”院校还是“三B”院校,平行志愿所形成的“马太效应”都将使其中没有竞争力的院校最先面临淘汰的危险。更为致命的是,全国高考人数继去年下降30万人后,今年进一步下降74万人。虽然广东高考人数今年下降属于正常波动,但教育厅有关人士透露,预计到2015年会出现人数下降的“拐点”,届时,在生源下降的大潮中,部分教学质量不高、专业没有特色的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可能首先出局。由此可见,当下平行志愿所产生的“马太效应”,只是将来院校淘汰的加速器已而。

广博教育网

以上就是广博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陕西:高职补录20日开始填报志愿 实行平行志愿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广博教育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陕西:高职补录20日开始填报志愿 实行平行志愿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相关推荐
平行志愿)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
平行志愿)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

本文目录一览:1、2022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招生信息表(本科提前批B段-物理-平行志愿)2、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2022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招生信息表(本科提前批B段-物理-平行志愿)2022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招生信息表(本科提前批B段-物理-平行志愿)点击查看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8月5日,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本

2023-10-19 02:46:09
今年填平行志愿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
今年填平行志愿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

四川:本科二批次今年填平行志愿 核心提示 今年四川省本科第二批次将推行平行志愿模式。同时四川省教育考试院透露,本二批次平行志愿的执行方式较一类本科批次的平行志愿模式可能会有所调整。 6月的高考已迫在眉睫。昨日下午2时30分,可容纳360余人的金沙剧场座无虚席,《高校招生》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省教育考试院副处级调研员何星原做客“金沙讲坛”,为大家讲述《如何填好平行志愿》。他透露,在2

2023-10-13 06:18:56
本科全部实行平行志愿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
本科全部实行平行志愿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

重庆高考志愿结构调整本科全部实行平行志愿我市今年高考志愿结构有重大调整,本科第二批、第三批以及专科一阶段调整为“一个一志愿+五个平行二志愿”模式。近日,记者从重庆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会获悉,今年我市考生在本科批次最多可以填报20个志愿,大大降低了志愿填报风险。20万人高考创新高升学难度不增加市教育考试院统计,截至今年3月25日,我市高考报名总人数为216428人,比去年增加19

2023-10-01 11:04:39
陕西招办专家详解:平行志愿填报方法和注意事项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
陕西招办专家详解:平行志愿填报方法和注意事项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

本文目录一览:1、陕西招办专家详解:平行志愿填报方法和注意事项2、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陕西招办专家详解:平行志愿填报方法和注意事项西部网讯陕西今年是第二年实行平行志愿,对于部分考生的疑问,陕西省新闻发言人在接受西部网和陕西电视台联合访谈时对平行志愿的填报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解答。填报平行志愿要注意的四大要点第一,一定要理解各项政策规定,尤其是准

2023-10-18 16:00:12
广东今年高考继续实行平行志愿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
广东今年高考继续实行平行志愿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

广东今年高考继续实行平行志愿 深圳晚报讯(记者李可心)高考日益临近,今年的高考会有些什么新动向?近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关于做好我省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通知透露,今年我省高考本科招生继续使用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考场也将继续使用“金属探测仪”,同时部分科目试卷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考生务必仔细答题,防止漏答、错答、漏涂和错涂。 本

2023-10-23 12:52:28
广西招生考试院解读:平行志愿填报误区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
广西招生考试院解读:平行志愿填报误区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

广西招生考试院解读:平行志愿填报误区 6月28日下午,广西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批(本科计划)、自主选拔录取批及其他7个本科普通录取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正式开始,其中,大部分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连日来,广西招生考试院接到不少考生和家长的咨询,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认识存在误区。为使考生和家长熟悉并掌握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对平行

2023-09-19 04:25:58
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
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

湖北:2012高考填报志愿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2011年,湖北省首次在第一批本科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及录取模式。今年,湖北省将继续执行该政策:考生可以填报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平行志愿的出台,无疑给考生、尤其是高分考生带来重大利好。但是,对于平行志愿的设置方式和录取程序,不少考生和家长心存疑问。是不是有了平行志愿就一定不会造成填报失误?平行志愿

2023-09-25 12:59:55
调整为6平行志愿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
调整为6平行志愿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

重庆高考最后一年自主命题调整为6平行志愿记者22日从重庆市教育考试院获悉,2015年作为重庆市高考使用自主命题最后一年,将调整加分制度,并将二、三和专科批次高考志愿调整为6个全平行志愿。截至3月9日,2015年重庆市普通高校各类考试招生报考255460人,比去年增加4801人,增幅接近2%。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邱可表示,在全国范围内高考报名人数普遍负增长的环境下,重庆每年高考报名人数仍呈上行态

2023-10-03 13: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