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8 09:25:04 | 广博教育网
教育部发布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
■实施平行志愿省份增至16个 ■新增两类不得报考人员
■两地试卷相同考生可异地借考 ■严重违规招生高校吊销办学许可证
■民办校招生不得隐瞒办学类型 ■增加对3类违规人员的处罚
近日,教育部发布《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在报考条件、填报志愿、招生简章审核、考生异地借考、作弊处罚等方面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高考招生政策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实施平行志愿省份增至16个。2008年,教育部在湖南、江苏、浙江、上海、安徽、辽宁等6个省市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试点改革。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有效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风险。在去年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今年教育部又新增了河北、吉林、江西、福建、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宁夏等10个省区进行改革试点,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进一步在全国推广。
新增两类不得报考人员。往年招生工作规定3类人员不得报名参加全国统考: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今年又增加了两类人员不得报考: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全国统考)的应届毕业生;在上一年度参加全国统考中利用通讯工具作弊、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替他人考试等被认定为考试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考生。这是教育部首次在招生工作规定中明确将弄虚作假获取报名资格,以及作弊情节严重者纳入不得报考人员行列。
在两地试卷相同的前提下,考生可以异地借考。针对高考中异地借考的问题,今年的招生工作规定对异地借考的条件作了限制:“因公长期在非户籍所在省(区、市)工作的人员或其随行子女,确需在其工作或学习地借考的,在两地试卷相同的前提下,由考生向工作或学习单位所在地及户籍所在地的省级招办提出申请并经同意后,可在考生工作或学习所在地的省(区、市)办理借考手续,参加考试。考生答卷的评阅及录取事宜由其户籍所在地省级招办处理。”
对违规招生的高校,将取消违规招收学生的入学资格,并由违规高校全额退还其所交费用;同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限制或停止其下年度招生等处理,对其中违规招生情节严重的高校,将吊销其办学许可证。严重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将予以通报,或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对高等学校招生简章严加审核。明确要求各高校招生简章内容必须真实、准确、表述规范,经审核备案后方能向社会发布,且不得擅自更改,并明确规定:民办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招生宣传(广告)中不得使用模糊或隐瞒办学类型、层次的简称。学校法定代表人应对学校招生章程及有关宣传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今年经教育部审核后的各高校招生简章将于4月15日后在“阳光高考”平台(http://gaokao.chsi.com.cn/)上集中发布,以方便考生查阅。
据悉,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对违规、违纪和作弊者的处罚力度。招生工作规定增加了对3类违规人员的处罚:利用通讯工具进行考试作弊的;由他人代替考试或替他人考试的;使用其他欺诈手段的。规定“对利用通讯工具作弊、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替他人考试等考试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考生,取消其当年全国统考各科成绩,同时给予下一年度不得报名参加全国统考的处理;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代替他人参加全国统考、在全国统考中组织作弊或使用通讯工具作弊的高等学校在校生,高等学校可以给予其开除学籍处分。”
“对由他人代替或代替他人参加全国统考的社会其他人员,取消其当年全国统考各科成绩,并由其报名考试所在地的省级招办向其所在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通报违规事实,并建议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相应处罚。”指使、组织或参与组织高考移民活动,为考生伪造或违规办理户籍迁移、中学学籍档案的考试工作人员,将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的相应规定进行处理。
另外,针对备受关注的体育特长生问题,招生规定首次明确了对国家二级运动员的加分规定和录取流程:“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报考当年在省级招生委员会确定的测试项目范围内,经测试认定达到二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要求的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可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增加的分值不得超过20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郑晓齐教授说,今年的招生工作规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在总结近年来高考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制度规范,对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了务实的处理。比如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有效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的风险。招生工作规定肯定了这项近年来社会反映较好的填报志愿方式,并扩大了试点范围。招生工作规定对高校和考试机构的考试招生工作加大了监管力度,对考试招生中的违规、违纪和作弊等现象也作了严厉的惩处规定,这些规定有效地保证了国家教育考试的安全,确保高考高招的公平公正。
今年是吉林省高校招生第一次实行平行志愿。什么是平行志愿?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填报?如何规避风险?……日前,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负责人,请他们为考生和家长作权威解答。
问:2009年招生政策的两个明显变化是什么?
答:根据教育部对高招政策的调整,今年吉林省高考录取在文、理科第一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办法。
所谓“平行志愿”,是指采用平行志愿院校录取时,考生所选A、B、C、D等志愿之间是平行关系,相当于考生一次就选择了若干个第一志愿,达到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将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进行依次检索。与以往实行“志愿优先”的录取方式相比,“平行志愿”遵循“分数优先”的原则。第一批次分设A、B两段。A段为统招,实行“平行志愿”投档。B段为具有特殊报考条件的学校及专业,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第一批次A段只投档一次,向院校提供进线考生比例大致控制在105%以内,学校自己确定投档比例。有关照顾政策有新调整,往年加10分的变成加5分,加15分的变成加8分,以给考生更公平的环境。
问:今年的招生政策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征集志愿”,这个词的内涵是什么?
答:第一批次A段实行平行志愿以后,会出现有的院校投档不足的情况。生源不足的学校空余的计划、专业将向社会公布,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在规定的网上要填报“征集志愿”,考生可以填报三个学校志愿。
问:平行志愿与 “志愿优先” 二者区别是什么?
答:简单地说,过去是“志愿优先”,每个批次考生只能填一个第一志愿;而平行志愿则是“分数优先”,每个志愿都是第一志愿,对高分考生有利。现在全省考生按照分数排队,分数最高的学生先投档。如果说清华就招收一个人,全省第一名报的就是清华,那么先给他检索,检索之后去清华。
问:平行志愿给考生带来哪些好处?
答:一是降低志愿填报风险。以前填报志愿,第一志愿落空,很可能导致第二、三、四志愿也随之落空。而实行平行志愿,依据“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第一、二批本科的A、B、C、D4个平行志愿,与第三批专科(高职)A-H的8个平行志愿,都有被录取的可能性。
二是减轻考生在志愿填报过程中的焦虑心态。以前填志愿,几大“金刚”(如复旦、上海交大、同济)不可能出现在同一张志愿表中,考生必须在这几所学校中选择一所作为第一志愿。而平行志愿填报,可以将与自己实力对应的相同层次高校放在一起。
三是最大程度保护高分考生。以前由于一分之差,可能导致高分考生从名校落到一般高校。而在平行志愿中,高分考生遭遇“滑铁卢”的可能性大大减小。只要定位准确、志愿搭配合理,高分考生可以更充分地选择理想的学校与专业。
问:填平行志愿,一定是遵循“从高分学校到低分学校”的顺序来填吗?应该注重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答:因为平行志愿投档,是根据分数高低、按志愿先后逐一投档的,因此建议考生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填报高校。否则,把低分学校填在前,高分学校填在后,低分学校未能被投档,高分学校被投档的可能性也就很小。
至于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这要看考生的关注点是放在学校还是专业上面。如果更在乎学校的品牌,那么可以学校为线索进行选择;如果有强烈的专业兴趣,则可以专业为线索进行选择;如果特别喜欢某非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当然可以在实力允许的范围内,把这所学校作为A志愿,把喜欢的热门专业作为第一专业志愿。
问:平行志愿填报有风险吗?
答:平行志愿仍有风险。
风险一,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为减少投档而被退档的矛盾,今年规定高校录取时的投档比例为105%,但这同样意味着有近5%的考生可能因为投档未录取被退档,进入等待征求志愿的考生行列,其中包括一些报考名校的高分段学生。如果把全市5000名以前的考生视为高分者,那么有约250名学生可能遭遇这个问题。因此,考生在选择“冲刺”一所学校时,必须考虑到没有“冲上去”的后果。
风险二,自我定位不准带来的风险。虽然平行志愿为考生选择同一层次学校提供了机会,但是,如果学校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考生不考虑自身实力,选择的都是比较热门的学校,就有可能所有投档均失败,A、B、C、D4个志愿都落空。
风险三,不服从专业调剂带来退档风险。即使考生成功投档进入所报高校,但是由于所填专业满额,而考生自己又不服从专业调剂,则可能被退档,需要重新征求志愿。因此,填志愿时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考生必须在填报时做出取舍。如果看重学校,那么对专业要求就不能太苛刻,建议考生服从专业志愿调剂。很多高校虽然不是一流高校,但却拥有一流的专业,考生如果看重专业,就不要一味追求名校。
问: 同样分数的考生怎样投档?
答:在平行志愿投档时,同一分数考生达到某院校投档标准,虽然填写的先后顺序不同,均一次性投放到某院校,录取谁由院校决定。
问:考生被退档怎么办?
答:看其他平行志愿院校是否招满。考生在档案第一轮被投放到院校后,因各种原因不符合院校录取要求被退回时,检索考生其他平行志愿是否填报了考生生源不足的院校。如有生源不足院校志愿,仍按“分数优先”原则,进行第二轮投档,录取与否由院校决定。假若考生所填报的其他平行志愿院校,在第一轮次投档后就完成了招生任务,那么被退档的考生只能参加下一批次的录取。
问:能否预测一下,平行志愿推出后,高校录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态势?
答:平行志愿推出之后,分数与学校之间的对应关系可能更明显,即高分学生对应名校,一般分数学生对应中等学校,可能导致名校的录取分数线进一步“上扬”,而中等层次学校获得高分考生的可能性减小。估计往年出现的某高校一年分数线高、第二年因为大家都不敢填而导致分数线下滑的“大小年”情况会消失。
以上就是广博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教育部发布09年高招规定 16省份实施平行志愿 吉林首次实行平行志愿 高考生怎样填好志愿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广博教育网:www.380853.com本文目录一览:1、2022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招生信息表(本科提前批B段-物理-平行志愿)2、教育部发布09年高招规定 16省份实施平行志愿2022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招生信息表(本科提前批B段-物理-平行志愿)2022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招生信息表(本科提前批B段-物理-平行志愿)点击查看教育部发布09年高招规定 16省份实施平行志愿教育部发布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
四川:本科二批次今年填平行志愿 核心提示 今年四川省本科第二批次将推行平行志愿模式。同时四川省教育考试院透露,本二批次平行志愿的执行方式较一类本科批次的平行志愿模式可能会有所调整。 6月的高考已迫在眉睫。昨日下午2时30分,可容纳360余人的金沙剧场座无虚席,《高校招生》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省教育考试院副处级调研员何星原做客“金沙讲坛”,为大家讲述《如何填好平行志愿》。他透露,在2
2011年吉林省平行志愿(专科B段)考生须知一、本次公布的院校计划是在我省招生的普通专科(高职)批B段录取未完成的招生学校(专业)。二、截止8月17日22时止,8月5~6日未填报志愿及考生查询结果为自由可投状态的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并以此次填报的志愿为投档志愿且按平行志愿投档。三、考生填报且只能填报本次所公布的学校和专业,其他无效。四、专业志愿栏必须准确填写,并明确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2011年吉林省平行志愿(二批B段)考生须知一、本次公布的院校计划是在我省招生的二批B段录取未完成的招生学校(专业)。二、截止29日22时止,考生查询结果为自由可投状态的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三、考生填报且只能填报本次所公布的学校和专业,其他无效。四、专业志愿栏必须准确填写,并明确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不填者一律视为不服从调剂。五、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我省规定,农、林、师、地、矿和少数民
教育部发布09年高招规定 16省份实施平行志愿教育部发布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实施平行志愿省份增至16个■新增两类不得报考人员■两地试卷相同考生可异地借考■严重违规招生高校吊销办学许可证■民办校招生不得隐瞒办学类型■增加对3类违规人员的处罚近日,教育部发布《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在报考条件、填报志愿、招生简章审核、考生异地借考、作弊处罚等方面作了更
教育部发布09年高招规定 16省份实施平行志愿教育部发布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实施平行志愿省份增至16个■新增两类不得报考人员■两地试卷相同考生可异地借考■严重违规招生高校吊销办学许可证■民办校招生不得隐瞒办学类型■增加对3类违规人员的处罚近日,教育部发布《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在报考条件、填报志愿、招生简章审核、考生异地借考、作弊处罚等方面作了更
吉林省2011年平行志愿(三批第二轮)考生须知一、本次公布的院校计划是在我省招生的第三批录取未完成的招生学校(专业)。二、截止8月3日22时止,考生查询结果为自由可投状态的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并以此次填报的志愿为投档志愿且按平行志愿投档,6月23日考生填报的第三批志愿和8月3日考生网上填报的征集志愿不再有效。三、考生填报且只能填报本次所公布的学校和专业,其他无效。四、专业志愿栏必须
2011年吉林省平行志愿(三批第一轮)考生须知一、本次公布的院校计划是在我省招生的第三批录取未完成的招生学校(专业)。二、截止8月2日22时止,考生查询结果为自由可投状态的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并以此次填报的志愿为投档志愿且按平行志愿投档,6月23日考生填报的第三批志愿不再有效。三、考生填报且只能填报本次所公布的学校和专业,其他无效。四、专业志愿栏必须准确填写,并明确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2023-03-20 12:39:56
2023-04-27 21:22:46
2023-03-29 17:54:08
2023-10-18 00:15:32
2023-06-09 04:29:26
2023-04-28 10: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