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8 17:40:04 | 广博教育网
2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在中国软学科大学排名(主榜单)中位列全国第93位,且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可见学校实力相当突出。以下是关于2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哪些专业排名靠前呢?为了让大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更容易,小编整理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具体内容如下:
1.按推荐人数较多排名
序号 | 专业名称 | 推荐指数 |
1 | 大气科学 | 4.9(358人) |
2 | 应用气象学 | 4.8(213人) |
3 | 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 | 4.7(129人) |
4 | 海洋科学 | 4.5(92人) |
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3(92人) |
6 | 电子信息工程 | 4.6(49人) |
7 | 通信工程 | 4.8(38人) |
8 | 法学 | 4.1(37人) |
9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1(36人) |
10 | 会计学 | 4.5(35人) |
2.按专业满意度排名
序号 | 专业名称 | 推荐指数 |
1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5.0(19人) |
2 | 应用气象学 | 4.9(15人) |
3 | 自动化 | 4.8(26人) |
4 | 大气科学 | 4.7(180人) |
5 | 网络工程 | 4.7(15人) |
6 | 软件工程 | 4.6(15人) |
7 | 会计学 | 4.6(23人) |
8 | 日语 | 4.6(18人) |
9 | 动画 | 4.6(12人) |
10 | 统计学 | 4.6(10人) |
2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学科名称 | 排名层次 | 学科排名 |
大气科学 | 前2名 | 1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前20% | 22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前20% | 2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前20% | 44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前30% | 13 |
地理学 | 前30% | 25 |
软件工程 | 前30% | 44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前30% | 55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哪些比较好
双一流学科:大气科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环境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大气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排名是多少
世界:在2022年中国高校ESI国际排名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位列全球第910名。
全国:
1、在2022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排名全国第97名。
2、在2022年武书连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排名全国第76名。
3、在2022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排名全国第132名。
4、在2022年金平果本科院校竞争力排名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排名全国第115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位于南京江北新区,是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成员,入选20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前身为始建于1960年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截至2019年6月,学校位校园占地面积约2000亩,设有20个二级学院,开设68个本科专业,拥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同济大学专业排名榜单(2022)
众所周知,同济大学是一所985,211,双一流A,国家重点,学校共开设29个学院,85个本科专业,那么同济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同济大学专业排名榜单,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同济大学专业排名榜单
动画、软件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车辆工程、工业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德语、地质学、地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生物信息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力学
同济大学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吗?
是,同济大学是双一流大学。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4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广博教育网
学校始于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中德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由华人接办,先后改称为同济医工学校和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3年定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同济大学经过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沪、浙、赣、桂、滇等地,1940年迁至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坚持办学。1946年回迁上海以后,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综合性大学。
在始于1949年的全国院系调整中,同济大学原有的文、法、医、理、机械、电机、造船、测绘等优势学科或支援其它高校,或整体搬迁内地。同时,全国10多所大学的土木建筑相关学科汇聚同济,使之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工科大学。1978年以后,学校实行“两个转变”——恢复对德交流由封闭办学向对外开放办学转变,拓展学科范畴由土建为主的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转变。1996年,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并入,列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2000年,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2002年,列为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2003年,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划归同济大学管理。2004年,列为中管高校。2017年,列为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同济大学始终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确立了“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以后,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创校至今,先后培养了36万余名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医学专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校友中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有162人。
同济大学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国内第一个“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国内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国内第一个“海底长期科学观测”以及“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科学中心”“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科学中心”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先后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科研攻关,取得了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结构抗震防灾技术、城市交通智能诱导、城市污水处理、高速磁浮列车、新能源汽车、智能温室、遥感空间信息、大洋钻探、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等标志性科研成果。
学校长期注重发挥优势学科和基础研究的溢出效应,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形式和领域,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社会建设发展作出贡献,为“一带一路”建设、国内桥梁与隧道、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水环境治理、抗震救灾、洋山深水港、上海世博会、崇明生态岛、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大战略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学校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动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值从初期2005年的不足30亿元发展到2020年的495亿元,开创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校地合作的典范模式。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在对德为主的合作基础上,发展为以对欧洲合作为中心,拓展北美、辐射亚非的布局,先后建立了中德、中法、中意、中芬、中西、联合国等12个国际化合作平台,与200多所海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大众、西门子、拜耳和IBM等众多跨国企业共建了研究中心。学校先后发起成立了“中国绿色大学联盟”和“国际绿色校园联盟”并担任首届主席,当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主席,是亚太地区第一所被授予“全球可持续校园杰出奖”的高校。
目前,同济大学设有29个专业学院,9家附属医院,6所附属中小学。有四平路、嘉定、沪西和沪北等4个主要校区,占地面积2.55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183余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451万余册。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510人,硕士研究生11038人,博士研究生6514人。另有国际学生2225人。拥有专任教师2785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107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4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7人(含双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及美国、德国、瑞典等国科学院或工程院外籍院士21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38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3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7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8人,“青年长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四类优秀青年人才20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9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学科设置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现有本科招生专业8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3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30个。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其他国家级研究平台以及70个省部级研究平台。
“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今天的同济大学正朝着“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力前行!
同济大学全国排名
同济大学全国排名第21位,在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21位,在软科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16位,在QS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211位,在U.S.News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251位,在泰晤士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16-22位。
同济大学是几本
通过近年同济大学在各地录取批次得知:同济大学在各地都是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所以同济大学是一本大学,它还是985、211、双一流大学。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4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同济大学在哪个城市?
同济大学在素有“魔都”之称的“上海”,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由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2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 2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在中国软学科大学排名(主榜单)中位列全国第93位,且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可见学校实力相当突出。以下是关于2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哪些专业排名靠前呢?为了让大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更容
2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 2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在中国软学科大学排名(主榜单)中位列全国第93位,且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可见学校实力相当突出。以下是关于2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哪些专业排名靠前呢?为了让大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更容
2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 2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在中国软学科大学排名(主榜单)中位列全国第93位,且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可见学校实力相当突出。以下是关于2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哪些专业排名靠前呢?为了让大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更容
济南大学专业排行榜前十 济南大学专业排行榜前十有哪些? 2023年济南大学专业排行榜前十有哪些?暨南大学各专业往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济南大学专业排行榜前十,希望大家喜欢!济南大学专业排行榜前十专业排名专业名称1计算机类2电子信息类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药学5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6金融学类7设计学类8学前教育9机械工程10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注: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
2022南京师范大学专业排名 2022南京师范大学专业排名_南京师范大学王牌专业 南京师范大学是江苏省政府所属的重点大学,无论是在软科还是校友会师范大学的排行榜里,南京师范大学都是高水平的师范大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2南京师范大学强势专业排名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2022南京师范大学强势专业排名前10位排序学校名称专业名称专业星级1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5★2
2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 2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在中国软学科大学排名(主榜单)中位列全国第93位,且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可见学校实力相当突出。以下是关于2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哪些专业排名靠前呢?为了让大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更容
2022大学专业排行榜 2022大学专业最新排行榜 高考志愿填报,免不了选择专业。大家都在说,上大学要选择一个好专业,那么,什么样的专业才是好专业呢?以下是关于2022大学专业最新排行榜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22大学专业最新排行榜1、工学类热门专业10强排名专业专业大类总关注度1土木工程工学2598987人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学2278535人3
2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 2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在中国软学科大学排名(主榜单)中位列全国第93位,且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可见学校实力相当突出。以下是关于2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哪些专业排名靠前呢?为了让大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更容
2023-04-27 21:22:46
2023-05-09 09:20:56
2023-04-27 23:48:59
2023-06-09 04:29:26
2023-08-13 04:33:37
2023-04-28 10: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