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专业 > 正文

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江苏省高招本科第三批征求平行志愿投档线(理科)

2023-06-09 09:27:32 | 广博教育网

湖北:2012高考填报志愿 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2011年,湖北省首次在第一批本科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及录取模式。今年,湖北省将继续执行该政策:考生可以填报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平行志愿的出台,无疑给考生、尤其是高分考生带来重大利好。但是,对于平行志愿的设置方式和录取程序,不少考生和家长心存疑问。是不是有了平行志愿就一定不会造成填报失误?平行志愿应该如何用才最科学?小编整理了关于平行志愿的常见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相对于传统的单一志愿而言的,是指一个志愿里考生可以填报多个院校,这些院校都属于同一志愿,比如都是考生的第一志愿或第二志愿。

  2、第一批本科平行志愿如何投档?

  平行志愿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平行志愿投档时,分文、理科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当遇到多名考生成绩相同时,依次按语、数、外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排序先后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投档(先投分数较高、排序在前的考生)。对单个考生投档时,按照考生填报的院校顺序依次检索投档,当计算机检索到考生填报的院校有计划余额,考生档案即投到这个院校。

  3、平行志愿有哪些优越性?

  相对于传统的单一志愿而言,平行志愿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考生填报的一个志愿里的院校数量比较多,因而有更多的被录取机会。

  第二,平行志愿遵循考生分数优先的原则,高分考生被录取的可能性增加。

  第三,考生可以填报多个院校志愿,减轻了考生填报志愿时的心理压力。

  第四,录取过程中,高校志愿“扎堆”和“大小年”现象会有所缓和。

  4、平行志愿录取有落选风险吗?

  实行平行志愿依然存在落选风险:

  (1)档案投不出去

  原因分析:一是考生对自己定位不准确,在平行志愿中选择的5所院校都过高;二是各院校志愿之间缺乏合理的梯度;三是所有志愿都冲击名校,没有填报“保底”的学校。广博教育网

  实行平行志愿后,院校录取的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差距会减小。首先考生要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在全省同科类考生中的排序,找准自己的位次,然后通过比较学校近几年的录取线,预估今年的投档线以及投档线(分数)所对应的位次,再来确定填报学校,填报的5所学校不能全部为同层次学校,一定要有差距。要充分利用平行志愿规则,在冲击名校同时,一定要填报“保底”学校,争取在一本不落选。

  (2)虽已投档,但被院校退档

  原因有:一是全部报考比较热门的专业,成绩达不到填报专业要求,且不服从专业调剂而导致退档;二是身体条件或单科成绩不符合院校专业录取要求;三是填报了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如有些专业招生要有英语口语达到70分,未参加口语考试或口语考试成绩达不到的考生就要退档。四是录取排序时,考分排名靠后。

  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档案一旦投不出去或被高校退档,再参加平行志愿补充投档录取机会非常小,而且征集志愿的院校数量也不多,所以一旦在平行志愿投档时档案投不出去或被退档,录取一本就会很难。所以,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一定要有风险意识。

  5、考生如何合理搭配平行志愿?

  我省一本平行志愿最多可以填报5所院校志愿,这5所院校的选择和搭配非常重要。建议考生准确定位,既要考虑“冲一冲”,也要考虑“稳一稳”,更要考虑“保一保”,不要全部填报同一层次的院校,尽量保证所填报的院校之间有一定的梯度,增大投档成功的概率。

  6、平行志愿中的几个院校排序很重要吗?

  从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看,院校的排序非常重要。平行志愿填报的每个院校是有先后顺序的,考生填报院校的顺序也是计算机检索和投档的顺序。平行志愿投档时,计算机先将所有批次线上的未录取考生,分文科和理科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使每个考生都确定位置;再由计算机将排好序的考生按其所填的各院校依次进行检索。先投分数较高、排序在前的考生,再投排序在后的考生。对单个考生而言,计算机检索到该考生时,根据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顺序依次投档。这个过程是一次性完成的。

  对考生个人来讲,如果分数较高,所填报的平行志愿中所有院校都可以投出去,那么档案只能投档到这些院校中排在最前面的那一所有计划余额学校。因此,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最好将最想就读的学校填在靠前的位置。

  7、平行志愿投档时,考生的档案能否同时投到符合投档条件的多个院校,任意选择录取?

  不能。在平行志愿投档时,一个考生如果同时符合所填报的多所院校的投档条件,但只能投档到一所院校。考生也不能在填报的院校中随意选择院校投档录取。平行志愿投档时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所谓“遵循志愿顺序”就是在完成考生的高考成绩排序后,依照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顺序依次检索投档,考生一旦投档,计算机不再检索投档排序在后面的志愿,不再进行投档。即使考生的成绩超过了多所填报院校的投档线,也只能按填报的院校顺序检索、档案投到排在前面的院校。例如:某考生志愿为A、B、C、D、E院校,其成绩达到了C、D、E院校的投档线,投档到C院校后,D、E志愿就无效了,不再投档到D、E院校;在录取过程中,如果某考生档案被C院校退档,也不能再投到D、E院校(因为D、E院校与C院校是同时投档录取)。

  所以,在填报志愿时,考生一定要注意各院校志愿的先后顺序,将最想就读的学校排在前面。

  8.平行志愿投档后,院校怎样分配专业?

  答:学校对进档考生专业分配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专业优先,即首先分配所有进档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没录满的专业,再看考生的第二专业志愿,以此类推;二是分数优先,即将所有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先满足高分考生的专业志愿,分数越高,拟录取的专业排序越靠前。

  也有部分院校在分配专业时规定了专业级差。专业级差是指院校对录取非第一专业志愿时规定的分数差额。例如:某一院校规定专业级差为2分,院校在分配某一专业时,将第二专业志愿考生的成绩减去2分,将第三专业志愿考生的成绩减去4分,以此类推,然后,所有考生再行排序,按分数优先原则确定专业录取考生。

  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务必认真阅读高校《招生章程》(可登录相关高校招生网站或咨询相关高校招生办公室),详细了解高校录取规则,慎重选择专业。

  9.武汉市考生如何填报共建生志愿?

  武汉地区部委属高校与武汉市合作建设招生计划与第一批本科同步填报志愿,武汉市考生第一批本科可填8个院校,前5个院校既可以选择共建计划、也可以选择非共建计划,但后3个院校志愿只能填报共建计划招生院校。共建生投档、录取与第一批本科同时进行,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院校同批次线。武汉市考生在填报前5个院校志愿时,既要考虑共建志愿,也要考虑非共建志愿,合理搭配,合理排序,一定要把想就读的学校排在前面。

  10.实行平行志愿后,第一批本科自主选拔入围考生和艺术特长生如何进行投档录取?

  对第一批本科自主选拔入围考生单独设志愿栏,单独填报志愿,单独录取。获得高校自主选拔入围资格考生,只能填报一所院校,填报志愿时间与一本同步,录取时间在提前批本科之后,一本平行志愿投档之前录取。已经在自主选拔录取时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第一批本科平行志愿的录取。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第一批本科实行平行志愿后,由于有些院校自主选拔录取分数线不是第一批本科的批次线或是对投档比例有其它要求,考生即使取得了高校自主选拔资格,也不一定能被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所以,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了解拟填报学校的招生章程和录取规则,在填报自主选拔院校志愿时,也不要放弃填报第一批本科平行志愿。

  第一批本科的艺术特长生填报志愿、投档方式与自主选拔录取考生相同。

  11、填报平行志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建议考生填满所有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争取最大的录取机会。考生如果少填一个院校志愿,可能就失去了一次被录取的机会。

  (2)要注意院校的排序和搭配。考生所填的院校虽然平行,但计算机在对考生个人志愿检索时是按考生填报的院校顺序逐个进行。因此,考生要注意院校排列的顺序,院校志愿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

  (3)注意招生学校和招生专业的特殊要求。如身体条件、性别、外语口试、单科成绩等不符合院校招生专业要求,考生不要填报。如果投档到院校因不符合专业招生要求被退档,其后面投档的机会就非常少了。

  (4)建议考生尽量选择服从专业调剂。每所院校可以填6个专业,还有一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用以表明考生在没有被自己所填专业录取时,是否愿意调剂到这所院校公布的其他专业。如果考生不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就表明考生不愿意调剂到未填报的专业,当考生填报的所有专业都不能录取时,一般会被高校退档。

  (5)不要轻易放弃录取机会。从往年情况看,有少数考生由于对录取的高校或专业不满意,在院校正式录取前主动与高校联系,要求放弃录取。考生如果主动放弃第一次录取机会,其他志愿也无法投档,第一批本科录取基本没希望。

  12、2012年湖北省在哪些批次实行平行志愿?

  今年,湖北省除第一批本科实行平行志愿外,提前批文理类本科、第二、三、四批的第二志愿均为平行志愿;各批次生源不足征集志愿和高职高专补录征集志愿也是平行志愿。

2011江苏省高招本科第三批征求平行志愿投档线(理科)

  2011江苏省高招本科第三批征求平行志愿投档线(理科)

院校代号 院校名称 选测等级 投档最低分 辅助排序分
1812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BC 314 221
1813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BC 305 227
1815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 CC 314 223
1822 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 BC 305 235
1861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CC 302 236
1872 盐城师范学院黄海学院 CC 301 220
1891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CC 309 235
1893 徐州医学院华方学院 BC 310
2218 浙江树人学院 BC 294 205
2424 闽南理工学院 BC 300 219
4211 吉林动画学院 CC 285 204
4335 黑龙江东方学院 CC 295 220
5248 汉口学院 CC 298 225
5337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CC 301 201
5424 广东白云学院 BC 295 216
5612 海口经济学院 CC 288 211
6130 成都东软学院 CC 286 204
7126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CC 285 221
7134 西安培华学院 BC 287 203
7135 西安外事学院 BC 292 211
7136 西安翻译学院 BC 294 221
7405 宁夏理工学院 BC 283
8204 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 CC 298 224
8205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CC 330
8206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BC 306 222
8208 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CC 294 233
8210 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 CC 291 204
8213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BC 300 214
8214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BC 302 219
8227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蓬莱) CC 300 210
8230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BC 297 212
8241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BC 311 216
8253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 CC 300 216
8254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 CC 297 217
8257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CC 299 220
8260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CC 293 215
8261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CC 293 219
8263 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 CC 295 217
8268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 CC 295 212
8269 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CC 283
8270 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 CC 292 210
8272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理工学院 BC 294 208
8273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 BC 296 211
8274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CC 300 217
8275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CC 288 218
8277 山东财政学院东方学院 BC 300 214
8278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BC 289 214
8291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CC 288 194
8302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CC 286 224
8303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BC 295
8304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BC 294 227
8308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BC 294 219
8309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CC 292 198
8310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CC 299 207
8311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BC 291 197
8312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 CC 293 200
8352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BC 293 220
8353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 CC 289 201
8355 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 CC 292 204
8359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CC 302
8360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CC 288 205
8371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BC 286 210
8374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BC 283 229
8378 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 BC 298 214
8380 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 CC 283
8400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BC 283
8401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CC 292 209
8407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BC 283
8411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 物理B,另一门C 283
8413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CC 288 218
8415 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CC 283
8416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 CC 283 209
8417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CC 289 209
8419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 BC 292 217
8421 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BC 292 216
8422 辽宁医学院医疗学院 BC 283
8423 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 CC 292 209
8425 哈尔滨商业大学广厦学院 CC 289 199
8431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BC 286 203
8432 长春建筑学院 CC 283 219
8433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 CC 283 207
8434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CC 283
8435 长春大学光华学院 CC 286 208
8436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物理B,另一门C 284 204
8437 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 CC 283
8438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CC 283
8439 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 CC 283
8440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CC 283
8441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BC 283
8451 哈尔滨华德学院 CC 288 222
8453 东北石油大学华瑞学院 BC 283
8455 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 CC 283
8503 黄河科技学院 CC 294 214
8504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CC 289 225
8515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BC 300 222
852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CC 283
8521 武汉东湖学院 BC 296 219
8522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CC 300 226
8524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BC 290 217
8527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 BC 285 220
8531 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 CC 293 203
8532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CC 285 219
8534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CC 284 216
8535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BC 285
8537 襄樊学院理工学院 CC 283
8538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CC 291 219
8539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CC 295 220
8540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CC 286 207
8541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 BC 283 215
8543 南华大学船山学院 BC 283
8544 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 CC 288 203
8545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 CC 308 219
8546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CC 283
8548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CC 283
8550 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 CC 283
8551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CC 283
8552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CC 283
8553 广西中医学院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CC 283
8554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CC 283
855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CC 288 213
8559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CC 283 202
8561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CC 286 212
856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CC 283 200
8601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CC 283
8603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CC 292 225
8604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BC 283
8607 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 CC 297 210
8608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CC 286 207
8610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CC 286 206
8611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CC 287 233
8614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CC 291 218
8615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CC 290 221
8633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CC 283
8634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CC 283
8635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CC 283 195
8637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CC 297 206
8641 贵州财经学院商务学院 BC 283
8643 贵州民族学院人文科技学院 CC 283
8646 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 BC 283
8651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CC 283 204
8652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CC 283
8653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CC 283
8654 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 CC 283
8655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CC 283
8657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CC 283
8702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CC 295 235
8705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CC 310 229
8706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BC 291 231
8708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 CC 283
87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 CC 292 211
8711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CC 283 228
8712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CC 283
8715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CC 283
8716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BC 294 213
8761 新疆财经大学商务学院 CC 283
8762 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CC 283
8764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CC 283

  注:投档过程中对总分相同的考生,按其辅助排序分(语、数两门原始分与附加分之和)从高到低排序投档。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江苏省高招本科第三批征求平行志愿投档线(理科)”相关推荐
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江苏省高招本科第三批征求平行志愿投档线(文科)
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江苏省高招本科第三批征求平行志愿投档线(文科)

湖北:2012高考填报志愿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2011年,湖北省首次在第一批本科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及录取模式。今年,湖北省将继续执行该政策:考生可以填报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平行志愿的出台,无疑给考生、尤其是高分考生带来重大利好。但是,对于平行志愿的设置方式和录取程序,不少考生和家长心存疑问。是不是有了平行志愿就一定不会造成填报失误?平行志愿

2023-06-19 15:25:19
江苏省本科第三批平行志愿投档线(理科) 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江苏省本科第三批平行志愿投档线(理科) 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江苏省2012年本科第三批平行志愿投档线(理科)院校代号院校名称选测等级投档最低分辅助排序分1598有关高校联建宿迁学院计划CC2751625三江学院CC2941991801南京大学金陵学院BC3122141802东南大学成贤学院BC311220180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BC3102171804南

2023-08-02 21:28:42
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江苏:高招本科第二批征求平行志愿投档线(理科)
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江苏:高招本科第二批征求平行志愿投档线(理科)

湖北:2012高考填报志愿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2011年,湖北省首次在第一批本科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及录取模式。今年,湖北省将继续执行该政策:考生可以填报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平行志愿的出台,无疑给考生、尤其是高分考生带来重大利好。但是,对于平行志愿的设置方式和录取程序,不少考生和家长心存疑问。是不是有了平行志愿就一定不会造成填报失误?平行志愿

2023-08-18 16:52:33
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江苏省本科第三批平行志愿投档线(理工类)
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江苏省本科第三批平行志愿投档线(理工类)

湖北:2012高考填报志愿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2011年,湖北省首次在第一批本科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及录取模式。今年,湖北省将继续执行该政策:考生可以填报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平行志愿的出台,无疑给考生、尤其是高分考生带来重大利好。但是,对于平行志愿的设置方式和录取程序,不少考生和家长心存疑问。是不是有了平行志愿就一定不会造成填报失误?平行志愿

2023-06-18 05:04:21
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江苏:高招本科第二批征求平行志愿投档线(文科)
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江苏:高招本科第二批征求平行志愿投档线(文科)

湖北:2012高考填报志愿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2011年,湖北省首次在第一批本科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及录取模式。今年,湖北省将继续执行该政策:考生可以填报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平行志愿的出台,无疑给考生、尤其是高分考生带来重大利好。但是,对于平行志愿的设置方式和录取程序,不少考生和家长心存疑问。是不是有了平行志愿就一定不会造成填报失误?平行志愿

2023-08-31 04:37:42
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江苏省本科第三批平行志愿投档线(文史类)
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江苏省本科第三批平行志愿投档线(文史类)

湖北:2012高考填报志愿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2011年,湖北省首次在第一批本科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及录取模式。今年,湖北省将继续执行该政策:考生可以填报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平行志愿的出台,无疑给考生、尤其是高分考生带来重大利好。但是,对于平行志愿的设置方式和录取程序,不少考生和家长心存疑问。是不是有了平行志愿就一定不会造成填报失误?平行志愿

2023-06-10 02:22:56
江苏:高招本科第一批征求平行志愿投档线(文史类) 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江苏:高招本科第一批征求平行志愿投档线(文史类) 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江苏:2012年高招本科第一批征求平行志愿投档线(文史类)院校代号院校名称选测等级投档最低分辅助排序分1110南京工业大学BB3512541115南京林业大学BC3492491222江苏师范大学BC3411301南通大学BB3411381扬州大学BB3441401江苏大学BB3452491

2023-06-08 07:25:48
江苏省第三批本科院校征求平行志愿计划 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江苏省第三批本科院校征求平行志愿计划 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江苏省2012年第三批本科院校征求平行志愿计划 江苏省2012年理科类第三批本科院校征求平行志愿计划点击查看 江苏省2012年文科类第三批本科院校征求平行志愿计划点击查看湖北:2012高考填报志愿平行志愿常见问题 2011年,湖北省首次在第一批本科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及录取模式。今年,湖北省将继续执行该政策:考生可以填报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服从专业调剂”

2023-07-23 09: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