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专业 > 正文

浙江省文理科第一批首轮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表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

2023-05-19 15:32:47 | 广博教育网

浙江省2014年文理科第一批首轮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表

代码 院校名称 文科 理科
分数线 名次号 分数线 名次号
0001 浙江大学 679 1-000775 687 5-002931
0003 浙江工业大学 635 1-005762 628 5-020860
0004 浙江师范大学 635 1-005792 618 5-025397
0005 宁波大学 632 1-006321 616 5-026411
00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639 1-005059 617 5-025856
0007 浙江工商大学 643 1-004318 617 5-026085
0008 浙江理工大学 633 1-006114 617 5-026163
0009 温州医科大学 648 1-003645 643 5-014485
0010 浙江海洋学院     600 5-034789
0011 浙江农林大学 621 1-008708 604 5-032531
0012 浙江中医药大学 652 1-003147 636 5-017508
0013 中国计量学院 625 1-007708 611 5-029015
0014 浙江万里学院 625 1-007652 597 5-036554
0015 浙江科技学院     606 5-031761
0016 浙江财经大学 655 1-002734 642 5-014806
0017 嘉兴学院 626 1-007529 603 5-033029
0018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629 1-006772 611 5-029169
0019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621 1-008695 604 5-032748
0020 杭州师范大学 629 1-006766 611 5-029144
0021 湖州师范学院 621 1-008692 601 5-034146
0022 绍兴文理学院 625 1-007772 599 5-035061
0024 温州大学 626 1-007432 606 5-031513
0025 浙江外国语学院 621 1-008676 602 5-033580
0027 浙江传媒学院 629 1-006761 615 5-027315
0166 浙江财经大学(中外合作专业) 648 1-003591 634 5-018084
0168 温州肯恩大学 621 1-008588 597 5-036531
0181 浙江科技学院(中外合作专业)     597 5-036511
0182 宁波诺丁汉大学 639 1-004989 625 5-022192
018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外合作专业)     607 5-030968
0237 浙江农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597 5-036166
1103 北京大学 716 1-000024 738 5-000073
1104 北京大学医学部     711 5-000706
1105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65 1-001770 654 5-010683
1113 北京工业大学 652 1-003104 648 5-012846
11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75 1-001054 683 5-003578
1117 北京化工大学 645 1-004101 644 5-014282
1121 北京交通大学 669 1-001444 664 5-007789
1123 北京科技大学 661 1-002110 652 5-011251
1127 北京理工大学 670 1-001336 674 5-005135
1128 北京林业大学 657 1-002508 636 5-017239
1130 北京师范大学 680 1-000747 679 5-004235
1132 北京体育大学 640 1-004826 615 5-027330
1133 北京外国语大学 683 1-000613 670 5-006003
1136 北京协和医学院     626 5-021516
1140 北京邮电大学     667 5-006844
1142 北京语言大学 667 1-001549 651 5-011803
1143 北京中医药大学 662 1-002027 637 5-017115
114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678 1-000847 682 5-003662
1146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636 1-005474 661 5-008390
1147 清华大学 720 1-000012 734 5-000104
1149 首都师范大学 643 1-004380 619 5-025232
1151 首都医科大学     655 5-010326
1153 中国传媒大学 675 1-001052 664 5-007574
115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641 1-004657 640 5-015652
115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649 1-003458 638 5-016470
1157 中国农业大学 664 1-001780 661 5-008441
1159 中国人民大学 703 1-000132 708 5-000833
116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639 1-005087 644 5-013936
1163 中国政法大学 672 1-001235 682 5-003677
1165 中央财经大学 674 1-001080 681 5-003928
1167 中央民族大学 661 1-002146 651 5-011750
1171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655 5-010275
1189 中国科学院大学     712 5-000646
1202 河北工业大学     631 5-019417
1203 南开大学 677 1-000888 681 5-003847
1206 天津财经大学 640 1-004898 622 5-023742
1210 天津大学 673 1-001159 675 5-004922
1239 天津医科大学     665 5-007498
1246 天津中医药大学     628 5-020902
1247 中国民航大学     614 5-027690
1311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632 5-019165
1331 河北医科大学     660 5-008817
1334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634 1-005981 651 5-011659
1342 石家庄铁道大学 628 1-007005 609 5-030384
1349 燕山大学 628 1-007121 613 5-028174
1404 山西大学 627 1-007158 608 5-030473
1415 太原理工大学 628 1-007023 624 5-022505
1418 中北大学     603 5-033429
1502 内蒙古大学 627 1-007377 608 5-030484
2108 大连海事大学 654 1-002930 640 5-015904
2111 大连理工大学 656 1-002673 669 5-006365
2117 大连医科大学     636 5-017509
2122 东北财经大学 650 1-003382 643 5-014625
2124 东北大学 650 1-003346 653 5-011017
2127 辽宁大学 641 1-004781 628 5-021023
2139 辽宁中医药大学     608 5-030543
2155 沈阳农业大学     601 5-034191
2158 沈阳药科大学     611 5-029406
2161 中国医科大学     603 5-033227
2167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636 5-017178
2210 长春理工大学 622 1-008302 607 5-031164
2218 东北师范大学 624 1-007836 600 5-034576
2220 吉林大学 662 1-002019 655 5-010422
2242 延边大学 626 1-007428 613 5-028299
2302 东北石油大学     606 5-031837
2303 东北林业大学 628 1-007115 615 5-027031
2304 东北农业大学 628 1-006994 613 5-028215
2308 哈尔滨工程大学 633 1-006052 644 5-014287
23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657 1-002504 673 5-005386
2310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655 5-010421
2320 哈尔滨医科大学     616 5-026618
2323 黑龙江大学 621 1-008635 598 5-036029
3101 东华大学 666 1-001630 654 5-010505
3102 复旦大学 707 1-000076 724 5-000240
3104 华东理工大学 663 1-001899 669 5-006233
3105 华东师范大学 676 1-000943 678 5-004380
3106 华东政法大学 672 1-001199 671 5-005948
3109 上海财经大学 698 1-000188 693 5-002151
3112 上海大学 669 1-001415 658 5-009464
3119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659 1-002357 650 5-012078
3125 上海海事大学 642 1-004485 617 5-025952
3127 上海海洋大学 623 1-008113 607 5-031198
3131 上海交通大学 707 1-000092 726 5-000216
313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706 5-000992
3136 上海理工大学 642 1-004480 645 5-013815
3151 上海外国语大学 677 1-000929 673 5-005487
3164 上海中医药大学     643 5-014528
3165 同济大学 677 1-000903 686 5-003095
3169 华东师范大学(少数民族班)     630 5-020105
3171 复旦大学医学院     727 5-000195
3206 东南大学 676 1-000997 677 5-004576
3209 河海大学 658 1-002365 656 5-009856
3216 江南大学 656 1-002616 647 5-012936
3220 江苏大学 632 1-006244 622 5-023424
3240 南京大学 695 1-000250 687 5-002957
3243 南京工业大学 632 1-006315 624 5-022898
324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662 1-002014 668 5-006674
3251 南京理工大学 653 1-003077 664 5-007794
3256 南京农业大学 651 1-003214 636 5-017584
3259 南京师范大学 667 1-001563 651 5-011621
326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629 1-006884 614 5-027725
3270 南京医科大学     642 5-014911
3273 南京邮电大学 627 1-007216 617 5-026039
3281 苏州大学 669 1-001443 663 5-008031
3297 西交利物浦大学 629 1-006875 616 5-026544
3315 中国矿业大学 633 1-005992 635 5-017809
3316 中国药科大学 653 1-003058 648 5-012824
3325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673 1-001139 672 5-005580
3327 江南大学(中外合作专业) 650 1-003362 641 5-015278
3404 安徽大学 652 1-003105 638 5-016515
3429 安徽医科大学     658 5-009395
3445 合肥工业大学 633 1-006051 645 5-013912
345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707 5-000905
3457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630 5-019777
3507 福建农林大学     603 5-033106
3517 福州大学 657 1-002529 650 5-012034
3523 华侨大学 630 1-006558 614 5-027698
3543 厦门大学 687 1-000447 683 5-003440
3557 华侨大学(预科班)        
3562 厦门大学(中外合作专业) 667 1-001589 665 5-007303
3607 江西财经大学 644 1-004158 631 5-019255
3646 南昌大学 645 1-004021 640 5-015860
3680 南昌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631 5-019505
3731 山东大学 670 1-001357 667 5-006886
3732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661 1-002106 650 5-012088
3763 中国海洋大学 660 1-002170 654 5-010567
376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636 5-017204
3777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外合作专业)     638 5-016543
4032 湖北中医药大学 648 1-003704 627 5-021193
4034 华中科技大学 671 1-001308 676 5-004750
4037 华中农业大学 639 1-004980 624 5-022616
4039 华中师范大学 663 1-001894 648 5-012583
4055 武汉大学 679 1-000776 680 5-003985
4058 武汉工程大学     608 5-030660
4067 武汉科技大学     615 5-027000
4072 武汉理工大学 649 1-003568 652 5-011222
409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644 1-004288 636 5-017167
409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671 1-001286 669 5-006458
410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少数民族班)     616 5-026831
4236 郑州大学 639 1-005020 633 5-018442
4305 长沙理工大学     613 5-028055
4314 湖南大学 666 1-001632 662 5-008265
4330 湖南科技大学     608 5-030681
4335 湖南农业大学     600 5-034708
4342 湖南师范大学 643 1-004298 629 5-020383
4352 湖南中医药大学     627 5-021158
4358 南华大学     612 5-028845
4362 湘潭大学 628 1-007011 613 5-028015
4365 中南大学 665 1-001738 664 5-007554
4366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608 5-030794
441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660 1-002167 647 5-013026
4422 广州医科大学     639 5-016146
4423 广州中医药大学 637 1-005366 631 5-019384
4424 华南理工大学 662 1-001975 675 5-004989
4425 华南农业大学 628 1-007014 610 5-029573
4426 华南师范大学 657 1-002485 639 5-016137
4428 暨南大学 665 1-001735 658 5-009459
4431 南方医科大学     649 5-012239
4433 汕头大学 633 1-006141 636 5-017541
4436 中山大学 675 1-001003 678 5-004305
4440 深圳大学 642 1-004540 639 5-015994
4504 广西大学 628 1-006961 619 5-024856
4517 广西医科大学     638 5-016590
4602 海南大学 633 1-006124 619 5-024869
5005 西南大学 655 1-002761 633 5-018417
5007 西南政法大学 658 1-002417 650 5-012147
5011 重庆大学 664 1-001824 661 5-008339
5031 重庆医科大学     641 5-015124
5086 西南政法大学(中外合作专业) 655 1-002730 649 5-012514
5111 成都中医药大学 649 1-003579 629 5-020427
5113 电子科技大学     662 5-008092
5120 四川大学 668 1-001509 665 5-007442
5129 四川农业大学     609 5-030022
5141 西南财经大学 670 1-001339 671 5-005923
5143 西南交通大学 648 1-003624 648 5-012773
5150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651 5-011748
5210 贵州大学 630 1-006578 621 5-023975
5314 云南大学 634 1-005878 622 5-023824
6102 长安大学 632 1-006174 637 5-016969
6105 陕西科技大学     609 5-030404
6108 陕西师范大学 639 1-004956 618 5-025364
61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632 1-006213 651 5-011753
612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627 1-007343 612 5-028639
6127 西安交通大学 670 1-001316 673 5-005333
6139 西安外国语大学 641 1-004768 632 5-019087
6144 西北大学 641 1-004649 639 5-016088
6145 西北工业大学 643 1-004339 657 5-009590
614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36 1-005597 628 5-020812
6204 兰州大学 649 1-003584 648 5-012748
6301 青海大学     607 5-031389
6405 宁夏大学 621 1-008719 614 5-027663
6501 石河子大学     597 5-036379
6504 新疆大学     597 5-036528

2014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

  2014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

  2014年5月

  前 言

  为减轻考生填报志愿的压力,进一步提高志愿满足率和满意度,在充分总结2013年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工作的基础上,我省2014年继续扩大平行志愿的实施范围,在文史类、理工类本科第一批次A段、第二批次A段、第三批次A段和高职(专科)批次A段及相应批次的征集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为准确解读“平行志愿”,帮助考生正确认识“平行志愿”,提高考生在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填报志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根据教育部和省招委会的有关规定,将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相关问题汇编成册,赠阅考生人手一册。

  省招考办是我省实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专门机构,有关高考成绩查询、录取结果查询、填报志愿、填报征集志愿、高考政策、重要信息、网上咨询等均通过“龙招港”网站(www.lzk.hl.cn)进行,请考生密切关注“龙招港”。

  本手册经黑龙江省招考办审定,请广大考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省招考办将严格按手册宣传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办法进行投档录取,并加强对高等学校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情况的监督。因此不可能有高校避开省招考办通过中介机构或中学教师等自行组织生源录取考生和超出省招考办核准的录取考生名册范围发放录取通知书等违规行为的发生,提醒考生和家长对假借省招办或高校名义开展违法招生行骗活动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编写组

  2014年5月

  目 录

  1.什么是“平行志愿”?

  2.2014年我省有哪些录取批次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3.与“梯度志愿”相比,“平行志愿”有哪些变化?

  4.“平行志愿”是如何投档的?

  5.什么是“投档比例”?

  6.分数达到省控线为何没有被录取?

  7.“考生总分”是什么概念?

  8.考生总分相同怎样投档?

  9.特殊类型招生如何投档录取?

  10.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是否过时?

  11.“平行志愿”是否就是“平等志愿”?

  12.“平行志愿”是否是“平行录取”?

  13.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有哪些优点?

  14.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有哪些风险?

  15.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考生如何规避风险?

  16.“平行志愿”填报应遵循什么原则?

  17.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志愿的顺序如何安排为好?

  18.怎样把握好“平行志愿”之间的顺序?

  19.填报“平行志愿”时,考生对专业的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

  20.享受降分投档照顾政策的考生应如何填报志愿?

  21.如何明辨招生诈骗,识破高考招生骗局?

  22. 2014年高考时间及科目是什么?

  23. 2014年我省普通高校录取批次是怎样划分的?

  24. 我省今年何时填报高考志愿、如何公布录取结果?

  25. 我省征集志愿院校的招生计划怎样公布,考生怎样填报?

  黑龙江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问答

  1.什么是“平行志愿”?

  所谓“平行志愿”,是指在某个规定的录取批次中,考生可以填报若干个平行但有逻辑顺序的院校志愿,省招考办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在几次不同投档比例的模拟投档后,由招生院校确定投档比例,再分别将文史类、理工类达到省批次控制分数线(以下简称省控线)的考生,按考生总分(文化课成绩+照顾政策分)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投档。投档时,依次由计算机逐个检索考生填报的A、B、C、D、E五个平行志愿,如果符合A志愿,则被投档,就不再检索B、C、D、E院校志愿;如果考生A志愿分数不够,则继续检索B志愿,依次类推,直到该考生被投档或所有志愿均不符合本批次投档条件而不能投档。投出的档案均视为第一志愿,投档后是否录取及录取到哪个专业由院校决定。

  平行志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分数优先。在检索考生志愿前,首先要将所有考生分科类(文史类或理工类)按考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投档检索时,先检索排在第一位考生所填报的五个院校志愿,依志愿顺序确定志愿投档。再检索排在第二位考生所填报的五个院校志愿,依志愿顺序确定志愿投档,以此类推。

  2)遵循志愿。考生所填报的五个院校志愿仍有逻辑顺序。检索考生所填报的五个院校志愿时,是按逻辑顺序即A、B、C、D、E院校依次进行的。当考生总分符合首先被检索到的A院校投档条件时,该生即被投到A院校。

  3)一次性投档。即按各招生院校确定的投档比例,逐个检索完所有应被检索的考生志愿后,一次、同时、全部将符合条件的考生电子档案投档给各招生院校。考生档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检索该考生的后续志愿,因此,对于考生来说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如果考生因五个平行志愿均未满足条件而未被投档,或投档后被院校退档,该考生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特别指出,一次性投档后,个别院校因不服从专业调剂、专业受限等考生较多,退档后出现计划缺额现象。但是,平行志愿实行一次性投档模式,无法进行即时补投档,考生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只能在征集志愿时补足缺额。

  2.2014年我省有哪些录取批次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经省招委会决定,我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在文史类、理工类本科第一批次A段、本科第二批次A段、本科第三批次A段、高职(专科)批次A段及相应批次的征集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以上实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A段均设5个院校志愿,排列顺序为A、B、C、D、E,每个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本科提前批次、本科第一批次B段、本科第二批次B段、本科第三批次B段、高职(专科)提前批录取院校、高职(专科)B段和艺术类、体育类所有批次录取院校均不实行平行志愿,各批次仍设一个或两个院校志愿,仍按梯度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招生。

  本科第一批次A段录取院校类别为:重点高校及部分普通本科高校重点专业。本科第一批次B段录取院校类别为:重点高校的定向招生、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蒙语答卷考生对换招生专业、部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有特殊要求的高校及专业、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本科第二批次A段录取院校类别为:一般本科院校。本科第二批次B段录取院校类别为:一般本科高校的定向招生、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蒙语答卷考生对换招生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和有特殊要求的高校及专业。本科第三批次A段录取院校类别为: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本科专业。本科第三批次B段录取院校类别为:有特殊要求的高校及专业。高职(专科)批次A段录取院校类别为:部分普通本科高校的专科专业、独立设置的高职(专科)院校、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专科专业。高职(专科)批次B段录取院校类别为:有特殊要求的高校及专业。

  3.与“梯度志愿”相比,“平行志愿”有哪些变化?

  “平行志愿”最大的变化在于其投档模式从过去的“志愿优先” 转向“分数优先”。

  多年来实行的“梯度志愿”,是指考生填报在同一批次中的不同投档时间段的院校志愿。不同投档时间段的院校志愿,按其先后顺序,一般称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投档时,是按照考生的第一、第二志愿顺序,由计算机先在第一志愿进行检索、投档,待第一志愿投档录取结束后,再在第二志愿进行检索、投档及录取。比如说,在某个批次中,假设考生可以填报2个志愿,这2个志愿要分成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投档时,按志愿顺序先投第一志愿。此时,省招考办在达到同批次省控线的考生中,将报有该院校第一志愿的考生按考生总分排队,再根据院校确定的投档比例,从高到低投档。如果考生第一志愿未能投出,或投出以后被院校退档,则要等待第二志愿投档。如考生第二志愿所报院校未满额,考生成绩又能满足第二志愿的院校投档条件,则投档。“梯度志愿”模式强调的是“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原则。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强调的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即将同一科类(文史类或理工类)批次省控线上按考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序,然后按考生的排序,从高到低逐个地检索考生所填报的A、B、C、D、E院校志愿。分数在前的考生先检索投档,分数在后的考生必须等分数在前的考生检索投档结束后才能检索投档。也就是说,分数高的考生始终比分数低的考生优先选择院校,只有等分数高的考生检索结束后,才会检索下一个分数的考生。在检索考生志愿时,必须严格遵守志愿的先后顺序,即A、B、C、D、E五个院校志愿的逻辑顺序依次检索。如果符合A志愿的院校投档条件,则他的档案锁定在A院校,如不符合,则检索B志愿院校,依次类推。考生总分一旦符合顺序在前的志愿院校投档条件,则后续志愿不再检索。

  4.“平行志愿”是如何投档的?

  在平行志愿正式投档前,省招考办将模拟投档的结果以信息交互的形式通知招生院校,院校以此为依据确定投档比例。省招考办按招生院校确定的投档比例正式向招生院校一次性投档。

  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首先对全体考生分科类(文史类或理工类)按考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序,体现“分数优先”的原则;再根据考生排序对考生所填报的“平行志愿”从A院校到B、C、D、E院校的顺序依次检索,体现“遵循志愿”的原则。

  比如,我省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均设置了五个平行志愿,理科考生张某高考文化课成绩650分(已达到本科一批省控线),没有照顾政策分,他的总分就是650分。在投档前,省招考办要对全省理科考生从高到低排序,假如张某的排序是118位,那么,在本科一批A段投档时,当计算机从高到低检索到第118位时,张某所填报的五个平行志愿按其逻辑顺序将被依次检索,这时将出现六种情况:

  第一,张某的总分符合A志愿院校投档线,则张某的电子档案投档到A志愿院校,这时,B、C、D、E志愿院校的投档线高低不起作用,其志愿也不再检索。

  第二,张某的总分未能达到A志愿院校投档线,但达到了B志愿院校投档线,则投档到B志愿院校,这时,C、D、E志愿院校的投档线高低不起作用,其志愿也不再检索。

  第三,张某的总分未能达到A、B志愿院校投档线,而达到 C志愿院校投档线,则投档到C志愿院校,这时,D、E志愿院校的投档线高低不起作用,其志愿也不再检索。

  第四,张某的总分未能达到A、B、C志愿院校投档线,而达到D志愿院校投档线,则投档到D志愿院校。这时,E志愿院校投档线高低不起作用,其志愿也不再检索。

  第五,张某的总分未能达到A、B、C、D志愿院校投档线,而达到E志愿院校投档线,则投档到E志愿院校。

  第六,张某的总分均未能达到所报的五个志愿院校投档线,则张某的五个平行志愿无法被投出,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5.什么是“投档比例”?

  投档比例是指投档给院校的考生中,因考生填报专业志愿不均,并有考生不同意专业调剂录取,招生院校按专业录取出现某专业不能满额,允许院校在招生计划数基础上增加一定数量调阅考生档案。增加后投档总数与原计划数的比值为投档比例。

  投档总数即为投档比例乘以招生计划数。如某院校在我省招生计划为60人,如确定投档比例为1.05,则最多可以投档63人,虽然有63人被投档,如果院校不增加招生计划,仍然有3人会被退档,不能被录取。所以说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与梯度志愿投档录取一样,招生院校投档和录取的比例不是按100%对等进行,均为差额录取,均存在退档风险。

  6.分数达到省控线为何没有被录取?

  对达到省控线的考生,如果没有被所报平行志愿院校投档及录取,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没有投档。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划定的批次省控线上考生人数将多于批次招生计划一定比例,批次省控线上低分段考生,如果其总分达不到所报的五个志愿院校投档分,其志愿无法被检索,其电子档案也就无从投出;二是投档后退档,因专业不服从调剂、身体条件受限、处于投档线边缘且录取名额已满等原因,被所填报院校退档。没被录取的考生还有参加接续进行的“征集志愿”录取机会。征集志愿也按“平行志愿”模式投档录取。公布的征集志愿是平行志愿一次性投档后没有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及专业。

  7.“考生总分”是什么概念?

  考生总分是考生文化课成绩加上照顾政策分后的分数。它是向院校投档的基本依据。比如,某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为586分,如果他具备享受10分的照顾政策加分资格,就会在586分的基础上加上他的照顾政策分,这样,他的总分就是596分。对考生总分相同的考生还按单科顺序及分数高低再排序后投档。

  需要特别指出,各项照顾政策只规定照顾投档,是否被照顾录取需经招生院校审查决定。因此,凡具有享受照顾政策资格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务必慎重对待自己的照顾政策分。一定要在填报志愿前,认真研读所报院校《招生章程》,一定要掌握所报院校是按文化课成绩还是按考生总分(文化课成绩+照顾政策分)分配专业及决定录取的,一定要通过招生院校网站查询、电话咨询或现场咨询了解清楚、明白。如果招生院校仅按文化课成绩分配专业及录取,就须按自己的文化课成绩填报志愿,避免高报高投而退档;如果招生院校按考生总分(文化课成绩+照顾政策分)分配专业及录取,就可按考生总分适当提高档次填报志愿,切勿“糊涂”填报,影响投档和录取。

  8.考生总分相同怎样投档?

  若考生总分相同,则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并投档。

  文史类单科成绩排列顺序依次为:语文、外语、文科综合、数学。若总分相同先看语文;若语文分数相同则看外语;若外语也相同再看文综;若文综再相同则看数学。

  理工类单科成绩排列顺序依次为:数学、外语、理科综合、语文。若总分相同先看数学;若数学分数相同则看外语;若外语也相同再看理综;若理综再相同则看语文。

  我省高考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投档录取,采用教育部研发全国统一使用的系统软件。考生成绩的排序、检索、投档过程,完全由计算机按照录取程序自动生成,整个投档过程无任何人为因素干扰,有效保证录取的准确性、公正性。

  9.特殊类型招生如何投档录取?

  特殊类型招生对象,一般指自主选拔录取考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等。对这类招生,我省规定在本科第一批次A段录取前投档录取;在志愿表中单设一个志愿栏,供考生选择填报;省招考办对批次省控线上有资格考生,按其志愿投档;经模拟投档后,招生院校确定投档比例和投档分数线,并对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增加计划按相关录取规则录取;不符合录取条件未被录取的考生将参加本科第一批次A段及以下批次录取。因此,这类考生,需在填报本科第一批次A段及其他批次志愿的同时,选择填报或自主选拔录取考生、或艺术特长生、或高水平运动员院校志愿。

  10.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是否过时?

  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强调“分数优先”,有的人就认为,今后高考录取只要分数考得高,其他就可以不管了。其实,这是片面的。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不仅是我们过去一贯坚持的原则,而且也是我们现在和将来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按梯度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院校要看考生的成绩,同时也要参考考生思想品德、身体状况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在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考生总分成为决定投档的重要因素,投档时,院校首先从智的方面择一次优,但院校在择优录取过程中,仍要考察考生思想品德和身体健康状况。如果考生思想品德或身体方面有严重缺陷,即使分数再高,院校仍然有理由拒绝录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推出,是为高校更好地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提供了条件,也更能体现招生的公平、公正。

  11.“平行志愿”是否就是“平等志愿”?

  有的考生和家长认为,“平行志愿”就是“平等志愿”,五个院校志愿可以随便填,只要分数高,肯定能被录取到分数高的一所院校。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所谓“平行志愿”,并不是“平等志愿”,它事实上遵循着“考生之间,分数优先;考生自身,志愿优先”的原则。也就是说,考生只要达到所报五个平行志愿院校录取条件,这五个院校均为该考生的潜在投档院校。无论哪个志愿符合投档条件并被投档,都将视为第一志愿。从这个意义上说,考生所报五个平行志愿之间是平行的,但考生填报的A、B、C、D、E五个志愿自然是有先后的。上面已经告诉大家,对单个考生的投档,是依考生所报平行志愿先后顺序逐个检索的,该考生的总分如符合A院校的投档条件,则投向A院校,在此情况下,该考生的分数即使达到B、C、D、E院校条件,也不会再投档,更不会反向投档,如先投D,再投C或A。所以说,“平行志愿”并不是平等志愿。

  12.“平行志愿”是否是“平行录取”?

  有的考生及家长认为,“平行志愿”就是“平行录取”,只要自己成绩达到所填报的五个平行志愿院校的录取条件,就有可能会被五个院校同时录取。这种理解是不对的。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有限,为了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现行录取制度还是严格按招生计划进行,目前还做不到一档多投,只能一档一投。对于某个考生来讲,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规定,投档是先按分数再按志愿顺序依次检索,一旦考生档案投到某一个志愿院校后,其他院校志愿即时无效。因此,考生不可能同时拿到多所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就每个考生而言,在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时,录取机会仍然只有一次。

  13.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有哪些优点?

  从招生实践看,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改革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三减少、二提高”,即填报志愿风险减少了,高分落榜现象减少了,院校断档现象减少了;志愿匹配性提高了,群众满意度提高了。归纳起来,“平行志愿”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是大大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时的心理压力。以前填报志愿,考生必须在几所院校中选择一所作为“第一志愿”,这种选择增加了考生的焦虑。而“平行志愿”填报,可以将与自己实力相对应的相同层次院校放在一起,同时填报几所院校,志愿选择的空间增大,志愿填报的风险降低。这样能够大大减轻考生填报志愿时的紧张、焦虑情绪,并且能够减少考生填报志愿时的投机心理,有利于考生根据自己的分数、兴趣、爱好和特长理性填报志愿。

  二是有利于妥善处理分数与志愿之间的矛盾,减少高分考生落榜。梯度志愿填报方式,“第一志愿”只有一所院校,如果“第一志愿”填报不当,即使分数再高,后续的志愿要么落空,要么就是高分低就。平行志愿是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投档原则,严格按照考生的总分排序,并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五个平行志愿进行投档。换句话说,即使前一个志愿落空,后续的四个志愿也仍有机会发挥作用。因此,平行志愿较好地解决了以往高分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当而落榜的问题。

  三是避免高校生源“撞车”或“断档”现象,降低高校咨询风险。从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区、市)经验来看,“平行志愿”投档率均超过95%,比梯度志愿方式要高出10个左右的百分点,而且绝大多数院校一次性投档后就可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缺额现象大为减少。实践证明,设置平行志愿,重点院校生源集中,投档线普遍提高,一般院校各得其所,有效解决了院校招生过程中的“大小年”现象。同时,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的方向感更加明确,流向更趋合理,录取考生学业水平较为接近,更加有利于院校理性招生宣传和教学组织管理。

  四是提高了考生志愿满意度,缓解了“录非所愿”现象。梯度志愿填报方式,一般来讲,只能选择一所满意的院校,如有“闪失”,则可能“录非所愿”。而“平行志愿”,考生可以同时选择几所心仪的院校,考生意愿的表达有了更多空间,省控线上相对高分考生大都可以被录取到所填报的平行志愿院校,这样不仅提高了考生志愿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院校新生的报到率。

  14.“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有哪些风险?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有诸多好处,但并不是说这种模式没有风险。从目前看,平行志愿仍有一些风险,需要引起考生及家长的重视。

  第一,正常落榜的风险依然存在。院校择优录取的原则允许院校调档数略大于招生计划数,因此,超过计划数投档的部分考生将面临被退档的风险。

  第二,一次性投档方式带来的风险。因为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是由计算机按照各院校投档数、各考生志愿检索后,将符合院校条件的所有考生电子档案一次、同时、全部投给各院校,所以,一次性投档后即完成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工作。未能投档或投档后院校将不符合其录取条件的考生电子档案退回,这部分考生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第三,定位不恰当的风险。如果考生填报的五个平行志愿都过高,也就是说考生总分均未能达到五个平行志愿的院校投档线,考生档案就不可能被投档。

  第四,梯度不合适的风险。如果考生所填报的五个平行志愿之间没有适当的“梯度”,则考生被投档的机会会减少。假如A志愿院校不能投出,而B、C等后续平行志愿院校比A志愿院校要求还高,则后续的志愿院校都无法投档。

  第五,考生自身造成的风险。如因考生成绩相对较低或不服从专业调剂、误报受限专业、未达到相关专业单科成绩要求、不符合院校录取条件等,投档后被退档的风险加大。

  15.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考生如何规避风险?

  第一:防止专业填报风险。考生尽管可以被投档到某个志愿院校,但如果所填报的六个专业志愿都是“热门专业”,又不服从调剂,则可能被院校退档。因此,考生在专业填报上,应当恰当定位,并经慎重考虑后填上“专业服从调剂”。

  第二:注意特殊专业的体检要求。体检结论有“专业受限”及“建议不宜就读的专业”的考生,要避免填报受限专业,应当选择一些与自己体检结论相符的专业。

  第三:避免闯入政策禁区。招生院校有的专业是有特殊要求的,因此,考生要细读院校招生章程,了解哪些专业有特殊政策限制,根据自身情况,慎重填报专业志愿,以提高自己的录取机会。

  第四:对志愿院校的选择一定量力而行,并不是设置了“平行志愿”,就可以随意填报院校志愿了,而是要选择那些适合自己的院校,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第五:五个平行志愿之间一定要有适当的“梯度”。虽然出分填报志愿是知分、知位、知线,但不知彼,即考生本人不可能知道其他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所以,考生所填报的五个志愿应有“梯度”,即不同层次院校,并应在D、E志愿栏填报有把握被投档录取的院校。梯度大风险小,梯度小风险大。

  16.“平行志愿”填报应遵循什么原则?

  考生填报志愿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考生本人完成的规定程序和任务。志愿填报没有固定规律,但有基本遵循。考生要按照本人的高考总分,依据招生章程,研读招生计划,明确填报原则,合理选择院校及专业。

  依据招生章程。招生章程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对考生和院校都具有较好的保护和约束作用,是院校开展招生工作和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因此,考生既要了解招生章程,更要掌握其要点,特别是对身体健康状况要求、相关科目成绩要求等等。各院校的相关要求不尽相同,考生须先查招生章程,再对号入座,防止无效志愿。

  研读招生计划。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务必仔细研读《招生计划》,切勿因条件受限而与所报院校失之交臂。2014年《招生计划》中,“考生必读”是专门针对考生应知、须知的有关问题做出的解释和要求,不可忽视。各批次院校招生计划下面的“注”部分是院校招生的特别说明、特殊要求及限定条件,也要重视。“体检标准”则为有些考生划出了不宜填报的“禁区”,即凡体检结论有“专业受限”、“建议不宜就读的专业”的考生,填报志愿时一定要避开受限院校、受限专业及不宜就读专业。

  明确填报原则。填报志愿必须首先确定原则。所谓的原则,就是自己的基本想法、打算。如,有的考生首选院校,有的首选专业,有的考虑院校所在地域,有的考虑专业就业等等。但请注意,一是自己的想法必须首先明确,有了原则就会省时省力,避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二是想法不要太多,想法太多,无所适从,就迟迟拿不定主意。三是想法必须符合实际,切勿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但过于保守,“能走就行”也不好。四是想法忌多变,今天这样,明天那样,谁的意见都听,谁的话都信,朝令夕改,左右为难,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因想法多变干扰正确思路而误报。

  合理选择专业。专业志愿填报得是否有理、有利,对是否录取及录取到哪个专业至关重要。各招生院校安排专业的规则不尽相同,如①分数优先,俗称“分数清”,即对所有已投档考生按文化课成绩或总分从高到低为序排队,然后逐个按专业志愿先后顺序录取。②专业优先,俗称“专业清”,即对所有已投档考生,先按所报不同专业的第一志愿、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分成不同的专业队列,然后在每个队列内按专业计划数依序录取。没有分配到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再按第二专业志愿分配专业,依次进行专业分配。③专业级差,即对所有已投档考生,在录取第二至第六专业志愿时,比录取前一个志愿考生需高出一定的分数。考生一定要了解拟报院校安排专业的录取规则,要与自己的兴趣、理想等统筹考虑。

  强调指出:高考既然是考生“终身大事”,那么,考生就应该是填报志愿的主宰者,处于主体地位,应自觉担当重任,自我把握人生,家长、亲友、老师只能是参谋助手,不能喧宾夺主,越俎代庖。提醒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没有什么“名师”、“专家”、“权威”,只有依分数找位置,只能靠自己拿主意,别人的意见只能作参考。一旦选定志愿院校、志愿专业,就要毫不犹豫地到网上填报,不再轻率改变,切勿多谋而不善断,久拖不决,最后时刻失智失误。

  17.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志愿的顺序如何安排为好?

  对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很多考生和家长不重视志愿顺序,认为只要分数高,随便报哪所院校都可录取。这种想法其实是不对的,有可能在实际录取中,遇到不测之患。应当讲,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几个平行志愿之间的顺序如何安排,是非常讲究的。五个志愿哪个在前,哪个在后,不是随意的,而必须遵循一定规律。有两条经验值得考生注意。第一条经验是,按考生对院校及专业的喜爱程度来排列,喜爱的院校排在前,比较喜爱的排在次,一般的排在再次,也可接受的垫底。当然,这种喜爱也是有条件的,即你的条件要基本符合你选择的院校。第二条经验是,按近几年录取分相对较高的院校到近几年录取分相对较低的院校的顺序来排列平行志愿,志愿之间呈降幂状,如果你呈升幂状,把“低分”院校填在前,“高分”院校填在后,即使成绩达到后边“高分”院校的投档线,但已经被前面的“低分”院校录取,那样很可惜。所以,考生要认真对待平行志愿的逻辑顺序,即哪所院校安排在A的位置上,哪所院校安排在B的位置上,哪所院校安排在C的位置上,千万不能马虎大意。

  18.怎样把握好“平行志愿”之间的顺序?

  从理论上讲,实行平行志愿后,几所“好院校”可以同时填报。但是,必须注意另一个问题——顺序,这也是考生和家长容易忽略的。因为,平行志愿的投档是按考生所报平行志愿各院校即A、B、C、D、E的先后顺序依次检索的,一旦符合条件,档案即投向先检索的院校。如果平行志愿的顺序不合理或所报院校近年录取分数线相对于自己的分数均较高,也可能导致考生与较好院校失之交臂,甚至出现档案无法投出的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好这个顺序呢?这里,我们给大家提供往届考生总结出来的“口诀”供参考,即“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即把握好冲、稳、保、垫之间的梯度关系。在平行志愿填报时,不妨将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够得着的理想院校作为志愿A,将符合自己成绩水平的“对口”院校作为志愿B和C,志愿D填一所“保守”院校,志愿E则填“垫底”院校。其中的“跳一跳”“对口”“保守”“垫底”的几所院校就自然形成了平行志愿中的梯度顺序。这样既可避免“高分低就”所带来的后悔莫及,又可避免万一没达到“好院校”投档分数,也有相应院校可读,而不至于落到较低批次院校甚至落榜。当然,“冲一冲”也应当十分慎重,也要有一定的把握。

  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思路和办法,只要考生各得其所,各就其位,各按其愿,那么,这种志愿顺序就是合理的。

  19.填报“平行志愿”时,考生对专业的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必须明确,考生在关心院校志愿的同时,还要特别关注专业志愿。因为考生的六个专业志愿之间并不“平行”。考生在选择专业志愿时,尤其要注意专业的搭配。客观地讲,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院校在专业的安排较之过去难度增加了。按梯度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一所院校由于考生分数相差很大,院校能从容地根据考生分数把考生安排到不同的专业。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后,院校录取的考生分数呈“扁平化”,差距拉不开,这样有的专业,特别是热门专业和优势专业,就可能出现“拥堵”。因此,平行志愿模式要求考生更加重视专业的冷热搭配和“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在专业的选择上一定要留有余地。如果考生同意专业调剂,即在“专业是否服从调剂”一栏填上了“服从”的考生,则被录取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而那些不同意专业调剂,即在“专业是否服从调剂”一栏填上了“不服从”的考生,则被退档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所以,在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中,如果首选院校,就要做好牺牲专业的准备;如果首选专业,则要做好降低对院校要求的准备。广博教育网

  20.享受降分投档照顾政策的考生应如何填报志愿?

  降分投档照顾政策是高校招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民族政策、人才战略以及“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原则的重要体现。符合全省统一规定的降分投档照顾录取条件的考生,需经个人申报、招办审核、上网公示方可享受照顾政策。降分投档照顾政策只规定照顾投档,是否被照顾录取需经招生院校审查决定。

  “可在高等学校调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的称之为降分投档。其直接意思就是具有降分投档资格的考生,其高考总分在高等学校调档分数线下时,可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从技术操作上,降分投档需要分两步进行。一是先要把院校合格生源按照招生院校提供的投档比例投给院校,形成该校的投档分数;二是再根据此投档分数,把具有降分投档资格的考生投给院校(降分投档的这部分考生就成了低分计划外考生),由招生院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由于降分投档的考生为低分计划外投档考生,且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为模拟投档后一次性投档,因超出约定的投档比例,高校基本上不予录取,考生就变成了高分落榜考生,考生面临的录取风险较大。因此,建议考生和家长看淡降分投档政策的福利,按自己实际的高考总分进行志愿填报,避免误伤,降低录取风险,提高志愿满足率。

  21.如何明辨招生诈骗,识破高考招生骗局?

  每年高招录取期间总有不法分子也瞄上“高招”这个机会,采用各种手法行骗。为了保证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我们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高校招生有严格的政策规定、录取程序和操作规则,谨防非法中介诈骗活动,避免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普通高校招生首先须具备国家核准的相关资格,招生计划要经省招考办集中公布;考生个人须参加高考且成绩要达到规定的分数线并填报志愿;在省内只有省招考办与相关高校联系,按照规定的程序实施网上录取。不可能有降低标准指名录取考生、向考生及家长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录取行为挂钩的费用、高校无计划录取或超出省招考办核准的录取考生名册范围发放录取通知书、高校避开省招考办通过中介机构或中学教师等自行组织生源录取考生等违规行为的发生。考生应通过正规渠道了解招生政策,通过省招考办的“龙招港”(www.lzk.hl.cn)和高校指定的方式查询确认录取结果,勿存侥幸心理、勿信不实传言,若有疑惑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核实,避免上当受骗。

  从近年来查处的招生诈骗典型案件看,招生诈骗的主要特征是:不法分子在诈骗过程中利用考生和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低分高录的侥幸心理及上当受骗后碍于面子不愿声张举报的心理,通过虚构与招生部门的密切关系,甚至假冒招生院校及工作人员,借助熟人作担保,以虚假承诺做诱饵,编造“交钱就能实现低分高录”的谎言,实现诈骗目的。

  22.2014年高考时间及科目是什么?

  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时间为6月7日至9日。文科考生均考:语文、数学(文)、外语、文科综合;理科考生均考:语文、数学(理)、外语、理科综合;汉语文、朝(蒙)语文仅由中学用本民族语言授课考生参加考试。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满分各为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两科满分各为300分,其中,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外语(英、俄、日)科目150分,其中听力考试部分30分。高考总分为750分。应往届生均需按各科要求答题:试卷分卷Ⅰ、卷Ⅱ两部分。卷Ⅰ是选择题,为必考题(语文学科含选考题);卷Ⅱ是非选择题,含必考题和选考题。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朝鲜语文8个学科设有选考题,外语、思想政治、汉语文和蒙古语文不设选考题。报考外语专业和外经贸专业的考生,还须参加外语口试。外语口试由各地招考办在统考后组织实施,考试开始时间全省统一为6月9日上午8:30。外语口试成绩不记入总分,录取时供招生院校参考。

  特别说明,按照教育部规定,答案及评分参考中的评分参考在考试结束后按国家秘密级事项管理;各学科在评卷时制定的评分细则按国家秘密级事项管理。由于我省实行出分填报志愿,故高考后不再向考生印发《试题及参考答案》。

  23.2014年我省普通高校录取批次是怎样划分的?

  录取批次:即,将今年在我省招生的省内外千余所高校,按招生类别、本专科层次、计划形式,并按时间顺序分成几个阶段依次录取。各高校依其在我省的录取批次,按录取程序进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

  今年高考我省各录取批次拟划分为:文史、理工类6个录取批次,艺术类4个录取批次,体育类2个录取批次。各录取批次中所含招生院校类别如下:

  (1)文史、理工类(分6个录取批次并按排列顺序录取):

  1)本科提前批次录取的高校:

  ①军队(国防生)、公安、司法高校,部分普通本科高校(专业),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设2个高校梯度志愿。

  ②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本科专项计划录取高校。设1个高校梯度志愿。

  2)本科第一批次录取的高校:

  特殊类型招生:教育部批准的具有自主选拔录取、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资格的高校。设1个高校志愿

  A段:重点高校及部分普通本科高校重点专业。设5个高校平行志愿。

  B段:重点高校的定向招生、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蒙语答卷考生对换招生专业、部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有特殊要求的高校及专业、地方农村专项计划。设1个高校志愿。

  3)本科第二批次录取的高校:

  A段:一般本科高校。设5个高校平行志愿。

  B段:一般本科高校的定向招生、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蒙语答卷考生对换招生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和有特殊要求的高校及专业。设1个高校志愿。

  4)本科第三批次录取的高校:

  A段: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本科专业。设5个高校平行志愿。

  B段:有特殊要求的高校及专业。设1个高校志愿。

  5)高职(专科)提前批录取高校:

  公安高职(专科)院校和普通高职(专科)院校的航海类专业、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高职(专科)专项计划的高校。设1个高校志愿。

  6)高职(专科)批次录取的高校:

  A段:部分普通本科高校的专科专业、独立设置的高职(专科)院校、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专科专业。设5个高校平行志愿。

  B段:有特殊要求的高校及专业。设1个高校志愿。

  (2)艺术类(分4个录取批次并按排列顺序录取):除提前批次设1个高校志愿外,其他均设2个高校梯度志愿。

  1)艺术类本科提前批次录取的高校: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及参照其招生办法的普通高校。

  2)艺术类本科第一批次录取的高校:招收艺术类专业的普通本科高校。

  3)艺术类本科第二批次录取的高校:招收艺术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省内普通高校、省内外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高校。

  4)艺术类高职(专科)批次录取的高校:招收专科层次艺术类专业的普通高校。

  (3)体育类(分2个录取批次并按排列顺序录取):均设2个高校梯度志愿。

  1)体育类本科批次录取的高校:招收体育类专业的普通体育本科高校、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及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高校。

  2)体育高职(专科)批次录取的高校:招收专科层次体育类专业的本科高校;独立设置的体育高职(专科)院校及招收体育类专业的高职(专科)院校。

  24.我省今年何时填报高考志愿、如何公布录取结果?

  2014年高考仍实行出分后填报志愿,将于6月24日公布高考成绩和全省高考文化课成绩1分段统计表,并公布文史类、理工类本科一批、二批及体育类、艺术类本科文化课省控线。考生在高考成绩公布后采取网上填报志愿方式,分三次填报高考志愿:

  第一次:在6月25日9时—6月27日9时,填报艺术类本科提前批次、艺术类第一批次、艺术类第二批次录取的高校和专业志愿;

  第二次:在6月28日9时—7月2日24时,填报文史类和理工类本科提前批次、本科第一批次、本科第二批次、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本科专项计划和体育类本科批次录取的高校和专业志愿。

  第三次:在8月2日9时—8月6日9时,填报文史类和理工类本科第三批次、高职(专科)提前批次、普通高职(专科)批次、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高职(专科)专项计划和艺术、体育类高职(专科)批次录取的高校和专业志愿。

  各批次录取后将及时通过“龙招港”(www.lzk.hl.cn)网站向社会公布各院校录取分数线和录取结果,届时,请考生及时查询。

  今年高考及录取各项工作时间进程表,将通过“龙招港”网站和《招生计划》公布,请考生务必按规定的时间完成好需要考生本人完成的程序任务。

  25.我省征集志愿院校的招生计划怎样公布,考生怎样填报?

  各批次按考生志愿录取后,对未能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及专业,全部通过“龙招港”(www.lzk.hl.cn)网站向社会公布。凡在平行志愿录取中,通过“龙招港”网站没有查询到录取结果的考生,可按“龙招港”公布的征集志愿信息,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网上按相关规定填报征集志愿。因此,考生在录取过程中要密切关注“龙招港”(www.lzk.hl.cn)并按照时间安排填报征集志愿,切勿错过时机。

  一次征集志愿投档后,如仍有院校及专业未完成招生计划,将再次公布征集志愿,以至经征得院校同意,对个别院校降分征集志愿。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浙江省文理科第一批首轮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表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相关推荐
浙江省体育类第一批首轮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表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
浙江省体育类第一批首轮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表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

浙江省2014年体育类第一批首轮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表代码院校名称科类代码科类名称综合分名次号0004浙江师范大学4体育(文)55942-000940005宁波大学4体育(文)54742-001640020杭州师范大学4体育(文)55142-001430021湖州师范学院4体育(文)53142-00302002

2023-05-20 00:44:02
浙江省艺术类第二批首轮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表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
浙江省艺术类第二批首轮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表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

浙江省2014年艺术类第二批首轮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表代码院校名称科类代码科类名称艺术综合分名次号0004浙江师范大学B美术统考文557B2-018490005宁波大学B美术统考文566B2-012490006杭州电子科技大学B美术统考文556B2-019420007浙江工商大学B美术统考文561B2-01582

2023-05-21 05:04:10
浙江高考第一批平行志愿首轮投档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
浙江高考第一批平行志愿首轮投档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

浙江高考第一批平行志愿首轮投档 7月14日夜晚,浙江高考远程网上录取系统完成平行志愿首轮投档。第一批文理科223所高校、体育本科,以及艺术类第二批投档分数线在15日上午揭晓,考生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网(www.zjzs.net)查询。接下来,各高校陆续对进档考生进行遴选和确定专业,考生在16日晚稍迟,可登录上述网站查询自己的录取状态。 此前,我省高考文理科提前录取及艺术类第一批高校已录

2023-05-17 22:21:42
平行志愿“一档一投”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
平行志愿“一档一投”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

重庆:今年新变化第一志愿填三所学校平行志愿“一档一投”重庆日报讯6月11日至13日,市教育考试院举行“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咨询活动”,来自全国的数十所高校对各校招生指南及志愿填报说明进行了解读。昨日,市教育考试院相关专家对今年我市普通高校招生志愿表的分类、调整及填报技巧等考生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志愿填报表分十大类别据了解,今年我市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6日9∶00至6月28日

2023-05-05 09:12:49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 江苏:本科第二批征求平行志愿投档线(文科)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 江苏:本科第二批征求平行志愿投档线(文科)

2014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2014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2014年5月前言为减轻考生填报志愿的压力,进一步提高志愿满足率和满意度,在充分总结2013年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工作的基础上,我省2014年继续扩大平行志愿的实施范围,在文史类、理工类本科第一批次A段、第二批次A段、第三批次A段和高职(专科)批次A段及相应批次的征集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

2023-03-19 17:28:22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 江苏:高招本科第一批征求平行志愿投档线(含文科类、理科类)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 江苏:高招本科第一批征求平行志愿投档线(含文科类、理科类)

2014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2014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2014年5月前言为减轻考生填报志愿的压力,进一步提高志愿满足率和满意度,在充分总结2013年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工作的基础上,我省2014年继续扩大平行志愿的实施范围,在文史类、理工类本科第一批次A段、第二批次A段、第三批次A段和高职(专科)批次A段及相应批次的征集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

2023-10-25 00:06:37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 江苏:高招本科第二批征求平行志愿投档线(文科)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 江苏:高招本科第二批征求平行志愿投档线(文科)

2014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2014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2014年5月前言为减轻考生填报志愿的压力,进一步提高志愿满足率和满意度,在充分总结2013年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工作的基础上,我省2014年继续扩大平行志愿的实施范围,在文史类、理工类本科第一批次A段、第二批次A段、第三批次A段和高职(专科)批次A段及相应批次的征集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

2023-10-25 10:28:10
浙江:高考平行志愿首段分数线出炉,怎样查询投档状态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
浙江:高考平行志愿首段分数线出炉,怎样查询投档状态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宣传手册

浙江:高考平行志愿首段分数线出炉,怎样查询投档状态今天上午,浙江2022年高考普通类第一段平行志愿正式投档,在浙招生院校专业投档分数线出炉。随后,各高校将对投档考生电子档案进行审阅录取。预计21日傍晚,相关考生就可以通过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公众号查询自己的录取状态。14.5万考生今日投档从首轮志愿填报和投档情况看,本次一段线上考生志愿填报率和

2023-05-09 08:4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