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专业 > 正文

广东今年高考暂不推平行志愿 山东平行志愿初现“马太效应”

2023-05-12 13:52:46 | 广博教育网

广东今年高考暂不推平行志愿

  新快报2月16日讯 教育部近日传出消息称:今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但由于各省份具体情况不同,是否实行平行志愿由各省份自主决定。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杨开乔昨日就此表示,今年高考广东不推行平行志愿,只实施此前公布的“知晓分数再填志愿”的改革。

  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改变过去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

  也就是说,以前考生只能填报一个第一志愿,如果第一志愿落选,即使他的分数达到或远远高于第二志愿所报学校的录取线,也只有在这所学校第一志愿没有招满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录取。这就使考生第一志愿落空后,其他志愿落选的可能性非常大。

  杨开乔昨日表示:广东今年暂不推行平行志愿,“一项新政策的推行,需要非常详细的计划,包括周密的宣传解释等。今年广东高考已经实施了重大改革——实行知晓分数后再填报志愿,在高考政策方面,我们不适合同时推出太多项改革,考生和家长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湖南、江苏、浙江等省份在高考招生录取中采用平行志愿。2008年,上海、北京两市也将推行平行志愿。

  杨开乔表示:“尽管今年肯定不推行平行志愿的录取方式,但今后一定会逐步推进平行志愿的改革。”

  部分高校招生负责人称新录取方式对普通高校不利

  昨日,部分受访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则对平行志愿“不太感冒”。华南理工大学招生办主任曾志新指出,平行志愿非常理想化,录取时如果真的能如此操作,则对考生更加公平。但是,由于同一批次的3(多)个平行志愿都在同一时间内提档,受时间因素的限制,平行志愿的可操作性其实不大,所以对高校录取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众多高校招生办主任们认为,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对北大、清华不会有什么影响,不论什么投档方式,顶级考生也会被他们招走,也将对高分考生有利。对名牌高校影响不大,但对于普通高校招生则会产生一些不好影响,“捡到”高分考生的机会大为减少。

山东平行志愿初现“马太效应” 不少考生为上名校弃专业

  “我们的高分考生少了!”“我们学校的录取情况比较平稳!”……25日,在高招会上,高校对该志愿模式对本校的影响反应不一。不过,从去年的录取情况看,平行志愿的“马太效应”已经初显,即在录取环节,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此外,很多名校反映,去年录取的学生中被调剂专业的比往年多,有些学生入校后出现了不适。

  25日,高考出成绩第二天,相比往年,今年的考生家长有“一幸一忧”。“幸”的是今年仍实行平行志愿,经过一年对平行志愿的了解、分析,家长和考生大都对该模式有了一定了解;但让很多家长“忧”的是,到底该选择什么专业,是让孩子冒着被调剂的风险拼名校,还是报个稳妥的学校选个好专业成了两难选择。

  高校招生人员告诉记者,从去年录取的情况看,被退档的学生大部分因为专业不服从调剂。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一旦被退档,后面会面临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数量不多,选择范围比较窄的情况。

  在舜耕会展中心举办的“2014年山东高考招生咨询会”上,浙江大学山东招生组组长金涛介绍,实行平行志愿后,不少考生仗着“不落档、机会多”,盲目追求上名校,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以调专业的代价被学校录取的。“去年有一个女生,她想报的专业录取不上,我们跟她谈的时候,她的父母一致同意让她学电子工程专业,她入学后学习了半年多,鼓起勇气找到我说‘我真是不喜欢,都不知道下面的路怎么往下走。’”金涛说,这位有胆量的女生是幸运的,最终在老师的协调下换了心颖的专业。金涛说他不赞同学生盲目追求名校而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在填报志愿时要综合考虑,对自己想要的有一个大体判断。

  谈及平行志愿对学校的影响,名校反应与普通院校反应不一,前者多表示平行志愿对他们没有太大影响,后者多表示虽然一志愿录取率高了,但高分考生少了。高校的反应其实从侧面证明了,平行志愿的“马太效应”正在形成。据悉,平行志愿以“分数论公平”,让“高分考生不掉档”,把考生家长从繁琐的梯度志愿中解放出来,这一点为人称道,但平行志愿也造成高校招生“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广博教育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广东今年高考暂不推平行志愿 山东平行志愿初现“马太效应””相关推荐
广东:今年高考暂不推行平行志愿 下一步会考虑 山东平行志愿初现“马太效应”
广东:今年高考暂不推行平行志愿 下一步会考虑 山东平行志愿初现“马太效应”

广东:今年高考暂不推行平行志愿 下一步会考虑有媒体报道,教育部昨日(3日,下同)公布的今年工作要点显示,今年高考将推广和完善平行志愿投档、分段公开征集志愿等录取方式。记者昨日第一时间追访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杨开乔,杨开乔表示,2008年广东高考暂不会推行平行志愿模式,但平行志愿是未来发展趋势,下一步广东也会考虑实行!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平行志愿投档其实是规范高招录取的一种方式

2023-09-18 07:15:39
今年高考湖北暂不实行平行志愿 考生有52.5万 山东平行志愿初现“马太效应”
今年高考湖北暂不实行平行志愿 考生有52.5万 山东平行志愿初现“马太效应”

今年高考湖北暂不实行平行志愿考生有52.5万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昨日,省教育厅公布了今年的高考招生政策,今年的招生政策整体保持稳定,暂不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方式,但有九个方面的变化值得注意。今年我省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有52.5万人,比去年增加2万多人。我省普通高校今年计划招收31万人,比去年增加近2万人,其中,普通本科计划比去年增加9000人。有关人士据此估算,今年的录取率预计会与去年持平

2023-05-20 22:35:09
教育部:今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录取方式 山东平行志愿初现“马太效应”
教育部:今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录取方式 山东平行志愿初现“马太效应”

教育部:今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录取方式教育部近日表示,今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改变过去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以前考生只能填报一个第一志愿,如果第一志愿落选,即使他的分数达到或远远高于第二志愿所报学校的录取线,也只有在这所学校第一志愿没有招满的情况下,才有可

2023-05-19 08:56:39
山东平行志愿初现“马太效应” 重庆:今年新变化
山东平行志愿初现“马太效应” 重庆:今年新变化

山东平行志愿初现“马太效应”不少考生为上名校弃专业 “我们的高分考生少了!”“我们学校的录取情况比较平稳!”……25日,在高招会上,高校对该志愿模式对本校的影响反应不一。不过,从去年的录取情况看,平行志愿的“马太效应”已经初显,即在录取环节,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此外,很多名校反映,去年录取的学生中被调剂专业的比往年多,有些学生入校后出现了不适。 25日,高考

2023-09-09 06:06:13
湖北省不实行平行志愿各方反应平淡 山东平行志愿初现“马太效应”
湖北省不实行平行志愿各方反应平淡 山东平行志愿初现“马太效应”

湖北省不实行平行志愿各方反应平淡昨日湖北省高招政策出台,其中明确表示:今年我省高考志愿结构与去年保持一致,在第一至第四批院校的第二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对于之前呼声颇高的“平行志愿”,暂不推广。年初,教育部鼓励各省市在高考中推广平行志愿。由于平行志愿能够缓解“志愿扎堆”的现象,退档率将大为降低,且志愿填报的技巧也将随之降低,一时间平行志愿深受考生、家长和教师的青睐。之后,省招办及有关高校进行

2023-04-29 05:55:55
云南高考今年暂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
云南高考今年暂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 广东:高招平行志愿初显“马太效应” 院校分化明显

云南高考今年暂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日前教育部公布的2008年工作要点明确,今年高考将推广和完善平行志愿投档的录取方式。这意味着高考志愿填报“赌”的因素将进一步降低,分数说话将更加彻底。那云南今年是否会进入推广平行志愿的省份之列呢?记者日前采访省招考办相关负责人获悉,云南今年预计暂不推行平行志愿。云南长期以来实行的高考志愿填报,无论是本科或专科任何一个批次的录取,考生都可以填写一个第一志愿,5

2023-09-19 12:39:08
四批次各设6平行志愿 山东平行志愿初现“马太效应”
四批次各设6平行志愿 山东平行志愿初现“马太效应”

四川高考为降落榜风险四批次各设6平行志愿距离2015年高考仅有一周时间了,今年的高考考试与录取是近年来变化最大的一次:本科录取二、三批次合并,志愿填报“扑朔迷离”;大部分川内二本院校专业调至本一批次招生,影响甚大;即便高考统考结束,部分考生也不能立马投入到休息放松状态,自主招生还将接踵而至……从6月1日“倒计时7天”开始,至9月中旬专科补录完成,华西

2023-05-09 19:12:54
山东平行志愿初现“马太效应” 吉林省艺术类招生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
山东平行志愿初现“马太效应” 吉林省艺术类招生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

山东平行志愿初现“马太效应”不少考生为上名校弃专业 “我们的高分考生少了!”“我们学校的录取情况比较平稳!”……25日,在高招会上,高校对该志愿模式对本校的影响反应不一。不过,从去年的录取情况看,平行志愿的“马太效应”已经初显,即在录取环节,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此外,很多名校反映,去年录取的学生中被调剂专业的比往年多,有些学生入校后出现了不适。 25日,高考

2023-09-16 00: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