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8 01:41:58 | 广博教育网
,新高考的6门选科搭配起来一共有12种组合,在这12种组合中,有一些选科组合在选科范围和学习难度上有略显劣势,不建议同学们选择。那么新高考不建议选的组合有哪些?哪些高考组合劣势大?在本文,本站整理了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2023新高考最不要选的组合,希望能给同学们在选科上一定的帮助。
同学们可以在本文的上方或下方输入成绩,查看可以上的大学。下载五米高考,还可了解更多大学信息,包括历年的院校和专业分数线、院校综合排名、优势学科、就业情况等。还可以测录取概率哦!
一.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
由于每个同学擅长的科目不同、或者感兴趣的方向不同,本文整理出的最吃亏组合并不是适合所有同学的,同学们需要根据自身擅长的科目、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综合考虑,毕竟只是适合自己的才能更好地闭坑。在此处,本站主要是根据大部分同学的情况,从专业覆盖率和学习难度两方面入手,整理了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
1.物理+历史+政治
在学习难度上来看,物理是理科中最难的学科,对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要求高,想要学好这门学科,需要较强的学习能力;且物理是学霸必选的科目,意味着竞争会很激烈,在赋分上不具有优势;再来看政治和历史,虽然是传统的文科科目,大量背诵记忆的内容偏多,但历史和政治的考试科目灵活,想要得高分并不容易。
并且由于是文科和理科的组合,学习的跨度较大,在学习时需要经常转换思维,同学们学习起来会相对吃力。
在专业覆盖率方面,该组合达到了87%。不过由于没选化学和生物,对于想学医的同学来说不太友好,因为像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这些专业都需要再选化学。
2.历史+政治+化学
在学习难度上来看,历史和政治是典型的文科专业,更多需要理解和记忆,历史和政治是文科中比较灵活的专业,对学生的题目分析能力、关键字句提炼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而且这两门的考试题目灵活度都较大;而化学是典型的理科专业,对思维逻辑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而且越往后学越难。虽然这个组合的学习难度一般,但是想要得高分并不容易。
在专业覆盖度方面,专业覆盖率达53.72%,由于没有物理和化学,大多数理工类专业是无法报考的,能报考大多数的人文社科专业。
3.历史+化学+生物
从学习难度上来讲,化学和生物的关联度较大,学习方法和思维有较大的相似,但在高校学习中,其实物理和化学是联系非常紧密的,考生选择化学却没有物理,对于大学的学习势必会有一定影响,对学生后续的专业发展影响较大;
历史虽然难度较小,但是历史试卷较为深奥,试题灵活,想要得高分很不容易。
并且,这个组合科目文理属性界定不清,学科衔接不上。历史属于强文科,搭配两个理科科目,这是被很多人认为的“奇葩”的组合。
在专业覆盖读方面,该组合的专业覆盖率达46.24%,专业覆盖率小,大多必选物理的科目都不能选择,在专业选择上受到较大的限制。
二.2023选科专业对照表
结合以上两个表可以看到,如果是首选物理,可选的专业范围至少能达到70%以上,可选择的专业包括信息与电子科学类、机械类、理论与应用力学;
如果是首选历史,选科范围最大的组合史政化仅达到42.12%,范围最低的史化生仅达到了39.88%,可选择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地理学科、政治学科等。
不过本站认为这些数据同学们仅能作为参考,同学们在进行选择时,要结合专业的发展前景、自身擅长的学科、感兴趣的领域这三个因素综合考虑,因为选课组合没有绝对的好坏,最重要的是适不适合自己。这样即使是选科范围小的,但如果是擅长的领域且是自己感兴趣的,那么照样能在选择到很合适的就业方向,并在某一方面做出成绩。
厦门理工学院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学校1981年建校(前身鹭江职业大学),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并更名为“厦门理工学院”。2011年,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3年,获批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18年,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本期本站将为大家讲述,厦门理工学院的新高考选科要求,供同学们选科和报考时参考。
一、厦门理工学院高中选科要求总体情况
(一)首选科目要求为“仅物理”,再选科目要求均为“不提再选科目要求”的专业有33个,在学校所有招生专业中占据了54.1%的比例。
(二)首选科目要求为“物理或历史均可”,再选科目要求均为“不提再选科目要求”的专业有28个,在学校所有招生专业中占据了45.9%的比例。
二、厦门理工学院新高考选科要求(福建3+1+2选科模式)
以下是福建考试院公布的厦门理工学院2021年高考选科要求,供同样实行3+1+2选科模式省份的同学们参考。(本站使用了“分号”来隔开首选科目与再选科目要求)
1、仅物理;不提再选科目要求
(1)数学类:信息与计算科学
(2)力学类:工程力学
(3)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4)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6)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封装技术
(7)自动化类:自动化
(8)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9)土木类:土木工程
(11)测绘类:测绘工程
2、物理或历史均可;不提再选科目要求
(8)建筑类:建筑学
(9)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国际商务、文化产业管理
(10)公共管理类:城市管理
(11)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物流管理
(12)工业工程类:工业工程
(13)电子商务类:电子商务
(16)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
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附新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新高考模式分为“3+1+2”模式和“3+3”模式,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选科才是最好的?本文圆梦本站整理了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这些组合比较吃亏,大家要谨慎选择。并附上新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供参考。同时大家可以持续关注五米高考站,进入网站了解更多高考内容。一、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并不是对所有同学都适用,每个人擅长的科目不同,因此学习
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附新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新高考模式分为“3+1+2”模式和“3+3”模式,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选科才是最好的?本文圆梦本站整理了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这些组合比较吃亏,大家要谨慎选择。并附上新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供参考。同时大家可以持续关注五米高考站,进入网站了解更多高考内容。一、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并不是对所有同学都适用,每个人擅长的科目不同,因此学习
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新高考最不要选的组合(2023年选科参考) 新高考的6门选科搭配起来一共有12种组合,在这12种组合中,有一些选科组合在选科范围和学习难度上有略显劣势,不建议同学们选择。那么新高考不建议选的组合有哪些?哪些高考组合劣势大?在本文,本站整理了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2023新高考最不要选的组合,希望能给同学们在选科上一定的帮助。同学们可以在本文的上方或下方输入成绩,
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附新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新高考模式分为“3+1+2”模式和“3+3”模式,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选科才是最好的?本文圆梦本站整理了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这些组合比较吃亏,大家要谨慎选择。并附上新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供参考。同时大家可以持续关注五米高考站,进入网站了解更多高考内容。一、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并不是对所有同学都适用,每个人擅长的科目不同,因此学习
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附新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新高考模式分为“3+1+2”模式和“3+3”模式,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选科才是最好的?本文圆梦本站整理了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这些组合比较吃亏,大家要谨慎选择。并附上新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供参考。同时大家可以持续关注五米高考站,进入网站了解更多高考内容。一、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并不是对所有同学都适用,每个人擅长的科目不同,因此学习
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附新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新高考模式分为“3+1+2”模式和“3+3”模式,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选科才是最好的?本文圆梦本站整理了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这些组合比较吃亏,大家要谨慎选择。并附上新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供参考。同时大家可以持续关注五米高考站,进入网站了解更多高考内容。一、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并不是对所有同学都适用,每个人擅长的科目不同,因此学习
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附新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新高考模式分为“3+1+2”模式和“3+3”模式,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选科才是最好的?本文圆梦本站整理了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这些组合比较吃亏,大家要谨慎选择。并附上新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供参考。同时大家可以持续关注五米高考站,进入网站了解更多高考内容。一、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并不是对所有同学都适用,每个人擅长的科目不同,因此学习
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新高考最不要选的组合(2023年选科参考) 新高考的6门选科搭配起来一共有12种组合,在这12种组合中,有一些选科组合在选科范围和学习难度上有略显劣势,不建议同学们选择。那么新高考不建议选的组合有哪些?哪些高考组合劣势大?在本文,本站整理了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2023新高考最不要选的组合,希望能给同学们在选科上一定的帮助。同学们可以在本文的上方或下方输入成绩,
2024-01-02 20:47:53
2024-02-20 02:07:33
2023-12-04 15:57:31
2023-12-31 22:20:55
2024-03-04 22:46:55
2023-10-17 01: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