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4 08:31:19 | 广博教育网
选科3+1+2最聪明的组合有物理+化学+生物组合、历史+政治+地理组合,这两个学科都是传统高考中的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组合,本文将为大家带来选科3+1+2最聪明组合的选科分析。还会为大家附上新高考最佳组合排行,包括物化政、历政生组合的选科分析,供参考。
一、选科3+1+2最聪明的组合
新高考选科3+1+2最聪明的组合有物化生组合、历政地组合。下文将为大家分析物理+化学+生物和历史+政治+地理组合的选科情况。
1、物理+化学+生物
这是传统高考中的理综科目,高考实行的是文理分科制度以来,一般选理科的学生人数比文科的人数要多,原因主要就在于理科知识比文科知识更显现化的东西,简单来说便是理科考生将来会有更多选择技术性专业、工作的机会。
专业覆盖率:96.22%,物化生组合可以选择计算机类、医学类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大热专业。
科目关联度:物化生组合为传统的纯理科组合,科目之间的学习关联度较高,一般理科特别强的考生会做此选择。
学习难度:物理、化学都属于理科类相对较难的科目,生物的学习难度低于这两者,但也需要记忆。这个组合虽然有一定难度,但作为传统理科组合,对绝大多数同学而言,较为熟悉,更易拿分。广博教育网
赋分压力:因专业选择多,就业范围广,而且作为传统理科组合,选择该组合的考生人数较多,竞争压力较大,如果成绩一般的考生选择这个组合,很明显会处于竞争的劣势。
2、历史+政治+地理
史地政是传统高考的文综科目,对逻辑思维能力不是很好、尤其表现为理科学科成绩不好的学生非常友好。严格来讲,地理属于自然科学科目,是文综科目里面比较偏理科方向的科目,而其它两门——历史、政治,则都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
专业覆盖率:49.34%,专业覆盖率稍低,除了理工农医外,其他社会科学、文学、历史学相关专业都是可以报考的。
科目关联度:历史+地理+政治,该组合是最传统的文科组合,科目关联度密切。
学习难度:这个组合相对更轻松,注重的是文科思维,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等,这一组合适合不擅长理科的考生们。
竞争压力:从已经试点高考改革的省份看,也是选课人数最多的组合之一,因此,意味着竞争异常激烈。
二、新高考最佳组合排行
新高考3+1+2最佳组合选科首选物理:
物理+化学+政治组合
专业覆盖率:96.58%,物化政的专业覆盖率很好,可以选择物化生所不能选择的军校、警校等特殊院校,大学中绝大多数专业都是可以报考的。
科目关联度:物理和化学都属于理科类学科,政治注重知识记忆和理解,三个学科之间的关联度不高,学科领域跨度较大。
学习难度:物理的学习难度较高,化学的学习难度在物理和生物之间,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政治属于文科学科,偏记忆性的知识较多,但是又比较贴合生活和时政热点,所以政治想要得高分还是比较难的。
赋分压力:这种组合专业选择面广,专业覆盖率高,同时政治科目的加入也为未来发展提供帮助,有利于考生考研和公务员。这种组合选择人数较多,有一定的竞争压力。
新高考3+1+2最佳组合选科首选历史:
历史+政治+生物组合
专业覆盖率:51.92%,由于生物的加入,使专业覆盖率稍微提高,但历政生所选专业依旧以人文社科、历史学为主。
科目关联度:历史、政治都是文科类学科,这两门学科在学习上关联度较高,生物属于理科类,但是又不像物理那样具有很强的理科性质,生物也有许多知识点需要理解记忆,所以历政生组合整体是偏理解记忆的学科。
学习难度:历政生组合各科目的学习难度都不是特别大,此组合适合有文科偏好但是对地理不感兴趣的考生,有了一本化学的加入,扩宽可选择的专业范围。
竞争压力:选择历政生组合的考生并不是很多,组合内竞争压力一般,但是专业可选择范围有限。
一键进入五米高考,查看更多大学投档线、专业分数线及位次、大学排名等数据。
方便我们后续志愿填报选择学校参考!
北京市2025年新高考政策实行3+3新高考模式,参加本科院校招生录取的考生的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其中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即高校招生录取总分满分值为750分。
北京市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
参加本科院校招生录取的考生的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其中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即高校招生录取总分满分值为750分。
参加高职(专科)统一招生录取的考生,采用“统考+合格性学业水平考试”招生模式,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组成。招生高校根据各专业培养需求从合格性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定2门,所选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考生成绩需达到合格。
除统一高考外,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包括高职自主招生、单考单招等形式,推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逐步使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招生的主渠道。
高职院校对普通高中生和中职生分别制定测试办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考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中生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情况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中职生在文化课笔试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新高考拟在京招生的高校有736所,选考科目范围涵盖近2万个专业(类)。同时,目录中明确规定了不同院校、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学霸组合“物理+化学+生物”,可选专业覆盖超过96%。这是一个纯理科组合,学科关联度较高,要求学生的理科思维能力较强,有一定的逻辑综合分析能力。由于新的选科政策增加了“物理+化学”要求,选“物理+化学+生物”这一组合的学生也会有一定增加,竞争也会相对加大,学生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判断、谨慎决定。
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附新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新高考模式分为“3+1+2”模式和“3+3”模式,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选科才是最好的?本文圆梦本站整理了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这些组合比较吃亏,大家要谨慎选择。并附上新高考选科专业对照表,供参考。同时大家可以持续关注五米高考站,进入网站了解更多高考内容。一、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新高考选科最吃亏组合,并不是对所有同学都适用,每个人擅长的科目不同,因此学习
新高考选纯文科组合吃亏吗?新高考选纯文科可以报考什么专业?新高考打破了文理分靠,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进行搭配,但是这也给许多同学和家长带来了烦恼,不知道该如何选科比较好?有些同学就选择了纯文科组合或者纯理科组合,那么新高考选纯文科组合吃亏吗?新高考选纯文科可以报考什么专业?本期将一一介绍。同时大家也可以进入五米高考站,了解查看更多选科内容。一、新高考选纯文科组合吃亏吗?新高考选纯文科
北京市2025年新高考政策有什么内容北京市2025年新高考政策实行3+3新高考模式,参加本科院校招生录取的考生的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其中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即高校招生录取总分满分值为750分。北京市2025年新高考有什么政策北京市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
北京市2025年新高考政策有什么内容北京市2025年新高考政策实行3+3新高考模式,参加本科院校招生录取的考生的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其中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即高校招生录取总分满分值为750分。北京市2025年新高考有什么政策北京市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
选科3+1+2最聪明的组合-新高考最佳组合排行选科3+1+2最聪明的组合有物理+化学+生物组合、历史+政治+地理组合,这两个学科都是传统高考中的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组合,本文将为大家带来选科3+1+2最聪明组合的选科分析。还会为大家附上新高考最佳组合排行,包括物化政、历政生组合的选科分析,供参考。一、选科3+1+2最聪明的组合新高考选科3+1+2最聪明的组合有物化生组合、历政地组合。下文将为大家
四川最新高考政策有什么内容四川最新高考政策是“3+1+2”模式,“3”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不再分文理科,试卷为全国统一命题,每门满分为150分。“1”和“2”为学业水平考试中的选择性科目,试卷由自治区统一命题。四川最新高考什么政策四川新高考政策包括不再分文理科,改为采用“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
选科3+1+2最聪明的组合-新高考最佳组合排行选科3+1+2最聪明的组合有物理+化学+生物组合、历史+政治+地理组合,这两个学科都是传统高考中的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组合,本文将为大家带来选科3+1+2最聪明组合的选科分析。还会为大家附上新高考最佳组合排行,包括物化政、历政生组合的选科分析,供参考。一、选科3+1+2最聪明的组合新高考选科3+1+2最聪明的组合有物化生组合、历政地组合。下文将为大家
选科3+1+2最聪明的组合-新高考最佳组合排行选科3+1+2最聪明的组合有物理+化学+生物组合、历史+政治+地理组合,这两个学科都是传统高考中的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组合,本文将为大家带来选科3+1+2最聪明组合的选科分析。还会为大家附上新高考最佳组合排行,包括物化政、历政生组合的选科分析,供参考。一、选科3+1+2最聪明的组合新高考选科3+1+2最聪明的组合有物化生组合、历政地组合。下文将为大家
2023-10-18 07:37:54
2024-02-20 02:07:33
2024-03-04 22:46:55
2023-12-20 10:48:23
2023-12-03 07:40:05
2024-01-02 20: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