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6 01:22:01 | 广博教育网
2023年高中秋季开学又迎来一批进行高考改革的省份,如河南、四川、云南等,这些省份将于2025年第一年新高考,那么高考改革3+1+2之后,3+1+2高考怎么录取?高考3+1+2怎么算分?本期为大家解读。
新高考中,计入高考总分的考试科目共有6门,即“3+1+2”。“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1”为在物理、历史2门选择考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考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当前3+1+2高考形势下共有12种选科组合:
选择考科目由学生在高二年级开学时选择,在高考报名前允许进行调整,但高考报名结束后不再更改。
高考总成绩满分750分。考生总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成绩和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考试选择考科目成绩组成。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学业水平考试选择考科目满分均为100分,历史和物理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赋分计入总分。各科成绩当年有效。
对于某一再选科目,考生该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达到合格后,转换时赋分起点为 30 分,满分为 100 分。
按照选择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将A至E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原则,分别对应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分。
1. 统一高考广博教育网
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按照国家统一高考时间进行(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在条件成熟后,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2.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分为合格考和选择考。
合格考共设置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下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14门科目。
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合格考考试时间安排在高中阶段相应课程教学任务结束时进行,首次考试安排在高一下学期末进行,高三上学期末完成。其成绩长期有效,成绩不合格的应届生在校期间可参加补考。
选择考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卷面满分均为100分。选择考自2025年起实施,每年组织1次,时间紧随全国统一高考之后进行,其成绩当年有效。
具体报名时间、开考科目、考试时间、报名方式等,教育厅将提前公布,便于学校安排教学及考生报名考试。
3. 综合素质评价
主要包括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课程、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等内容。
以四川为例:
从2025年起,高等学校将按物理科目类、历史科目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别录取。
按“院校专业组”,以平行志愿方式投档(提前批及特殊类型除外)。
投档录取只分层次、不分批次,同一层次按照考生总成绩分时分段进行。高等学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考生。
更多3+1+2选科内容,我们只需要在本文上方或下方“输入分数看能上的大学”一栏,输入自己的成绩、省市、选考科目,即可一键进入五米高考,即可查看。
此外,还可以查看五米高考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为大家科学评估出的分数对应的所有可以就读的大学。
根据新高考异地学籍政策,异地可以直接在当地参加高考。首先家长要符合条件,学生还要符合条件。家长的基本条件是,在这个地方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住所、有稳定的收入,并且交了各种保险,是这个地方的常住人口。
异地可以直接在当地参加高考。
1、首先家长要符合条件,学生还要符合条件。家长的基本条件是,在这个地方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住所、有稳定的收入,并且交了各种保险,是这个地方的常住人口。
2、学生本人的条件是,这个学生有可能在这里上了小学、初中、高中,也可能只是高中才来,也可能高中三年都在这里,也有可能高中一年在这里,因此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什么样的学生与本地生享同样待遇。
3、还有一个是城市条件,这个城市发展需不需要这个行业,需不需要这个群体,这个城市能发展到多大规模,不是说城市越大越好,要根据它的发展需要和承载能力。
具体的规定还是要根据各个地方参考相关的规定。异地高考具体要求举例:
1、北京
北京“异地高考”需要五证,2014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3年,子女有学籍且已连读初中3年,可参加中职考试录取;后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6年,子女有学籍且连读高中3年,可参加高职考试录取,毕业后可参加升本考试录取。
2、上海
持居住证C证人员子女只能在上海参加中职考试,只有持A证者的子女才可以在上海就地中高考。而根据上海《居住证管理条例》,在该市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并参加上海本地社会保险的外来务工人员可办理居住证C证,积分达到规定分值的可办理居住证A证。
一般来说,在异地上高中的人需要办理借阅手续,或者他们可以去当地教育局转学,去其他地方接受教育局申请转入学籍。
根据教育部高考管理规定,考生必须返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手续很容易办理。他们需要在学校开学籍证明,到市教育局盖章换信,凭教育局办理的学籍手续,带上身份证、户口簿,在规定的高考报名时间到招生办报名就行了。
如果学籍手续不能办理或没有学籍手续,必须按照社会青年报名参加高考。报名时间一样,填表有点不同(社会青年)在其他录取、上学和应届毕业生一样。比如考生没有异地户口,但想异地上学。想要享受与异地户口学生同等的待遇,需要准备的手续如下:
1.学生户口簿;
2.父母在异地居住证明(居住证)、房屋租赁合同(购房者提供购房合同或房产证)、父母一方使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工商营业执照法人为父母,也可以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3.在异地缴纳社会保险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证明(志愿报考前请不要停缴社保,以免出线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四、高中入学通知书。
2023年新高考省份名单-新高考和旧高考有哪些不同?截至2022年,全国已有29个省市分别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而2023年新高考省市包括浙江、上海、北京、山东、天津、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海南、广东、重庆等省市。五米高考本站将为大家介绍新高考和旧高考模式的区别。一、2023年新高考省份名单:1、3+3模式:2023年已实行新高考3+3模式的省市有浙江、上海、北京、山东、天津、海
2023年新高考省份名单-新高考和旧高考有哪些不同?截至2022年,全国已有29个省市分别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而2023年新高考省市包括浙江、上海、北京、山东、天津、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海南、广东、重庆等省市。五米高考本站将为大家介绍新高考和旧高考模式的区别。一、2023年新高考省份名单:1、3+3模式:2023年已实行新高考3+3模式的省市有浙江、上海、北京、山东、天津、海
2023年新高考省份名单-新高考和旧高考有哪些不同?截至2022年,全国已有29个省市分别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而2023年新高考省市包括浙江、上海、北京、山东、天津、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海南、广东、重庆等省市。五米高考本站将为大家介绍新高考和旧高考模式的区别。一、2023年新高考省份名单:1、3+3模式:2023年已实行新高考3+3模式的省市有浙江、上海、北京、山东、天津、海
2023年新高考省份名单-新高考和旧高考有哪些不同?截至2022年,全国已有29个省市分别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而2023年新高考省市包括浙江、上海、北京、山东、天津、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海南、广东、重庆等省市。五米高考本站将为大家介绍新高考和旧高考模式的区别。一、2023年新高考省份名单:1、3+3模式:2023年已实行新高考3+3模式的省市有浙江、上海、北京、山东、天津、海
2023辽宁新高考必背古诗文-辽宁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最新)古诗词在辽宁高考语文试卷中很重要,了解辽宁高中古诗词有哪些内容需要背诵,就能让我们取得更高的分数。辽宁高考语文默写内容范围包括选修、必修,本文将介绍2023年辽宁新高考语文背诵篇目。2023年辽宁新高考语文采用部编版新教材,其中包括60篇必须背诵内容,以及12篇选修内容。1、《论语》十二章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
2023海南新高考必背古诗文-海南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最新)古诗词在海南高考语文试卷中很重要,了解海南高中古诗词有哪些内容需要背诵,就能让我们取得更高的分数。海南高考语文默写内容范围包括选修、必修,本文将介绍2023年海南新高考语文背诵篇目。2023年海南新高考语文采用部编版新教材,其中包括60篇必须背诵内容,以及12篇选修内容。1、《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
新高考政策解读具体含义是什么新高考政策“3+1+2”,“3”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新高考政策详细解读“3+1+2”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汉语)、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3门科目,及考生自主选择的普
闽江学院选科要求!闽江学院新高考必选科目有哪些?闽江学院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是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公办高等院校。学校是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新增为“福建省2018-2020年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名单”。本期本站将为大家讲述,闽江学院的新高考选科要求,供同学们选科和报考时参考。一、闽江学院高中选
2023-10-18 07:37:54
2024-03-04 22:46:55
2023-12-20 10:48:23
2024-01-06 00:56:54
2024-02-20 02:07:33
2023-12-03 07: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