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5 19:42:29 | 广博教育网
复读学校 新课改后新旧知识点变化并不大
复读学生 复读最大的压力不是高考的变化而是心理压力和体力考验
教育部门 高考方案还在制订不建议已录取考生复读
现象
不怕新课改复读学校照样火
明年我省将迎来新课改之后的第一次“新高考”。成都商报(微博)记者近日走访成都和省内多所高中及复读学校发现,“复读市场”并没有因新课改而大大缩减,老牌复读学校报名依旧火爆,“三本”学生仍是复读主力。
复读学校人数收费都没少
6月中旬起,省内著名的“复读大军”绵阳中学实验学校以及南山中学实验学校就率先发布了招生公告,比往年早了10多天。南山实验学校一位招生老师介绍,由于明年是首届新课改后高考,今年学校预期只有2500人报名。而从目前的报名情况来看,报考人数已超过2000人,和去年同期持平。
在成都市内的民办复读机构,知名的戴氏复读学校也做好了生源大减的准备。但据戴氏高考中考学校(以下简称“戴氏”)常务副校长戴久洪介绍,目前复读班的招生情况要比预想的好。今年,戴氏准备招500名左右的高考复读生。“与去年同期相比,目前只略微少一些,但报名的也已经有一半多了。”而预计到8月15日开学,报满并不成问题。
而从各校招生的收费来看,较往年也未减少。在成都商报记者的调查中,在高中学校,复读的收费一般是一本线以上不收费,三本线上交2000~3000元不等,分数更低则可能上万。而在成都的复读机构,收费从2万多到20万的一对一教学都有。
高考556分她执意复读
城郊一所国家级示范校的高三理科毕业生小刘,今年高考556分,已被南京一所高校录取,但由于专业和学校都不够理想,她还是报读了复读班。
小刘不愿透露自己的全名,她认为,556分是个“丢脸的分数”,以往的测试,她每每高过一本线60分以上。押宝复读,小刘说自己经过了“深思熟虑”。“我已把即将升入高三的学弟、学妹们零诊考试的考试题看了一遍,发现变化并不大,只有一些题型有微小变化。零诊是比照高考来的,虽然新课改高考方案至今尚未出炉,但从零诊应该看得出变化不会太大。”小刘还从网上找了一大堆资料,“其他已课改的省份,高考的变化和以前相比也不大”。
来自泸州的理科生谢小贝今年高考考了407分,对于分数极不满意的她也已在复读机构报了名。对于新课改教材的变化,以及增加的知识点,她也并不担心,她认为,复读最大的压力不是高考的变化而是复读这一年的心理压力和体力考验。
争议
新高考方案未出
复读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新课改后,教材和教学模式都将改变,高考也将面临高考大纲、知识点的变化。更为关键的是,新课改实行后,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招录取如何挂钩尚未确定。复读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各方说法并不一致。
部分老师:
新课改是稳字当头
说起新课改高考对复读的影响,绵阳实验中学的招生老师认为,总体来说,新课改后新旧知识点变化并不大,“四川历来高考求稳,重要的知识点还是一致的,新增的知识点也肯定出在小题目上,不会放在大题上”。
石室中学的陈宇老师也发现新课改后,高三学生零诊考试生物等理工科科目考得都比较基础,并不难,新课改特点并不明显。
川内高校:
录取时没参考综合素质分
北京、山东、安徽等多地都在四川以前进行了新课改。成都商报记者昨日也采访了川内多所高校的招生负责人,了解他们在招收这些课改省份时的招生模式。各校的答复全部一致,都表示,“到目前为止,录取的唯一依据还是高考考分,从未有哪个省份考生在录取时参考过综合素质评价分”。
西南财经大学学工部副部长杨旭表示,综合素质评价的区分度并不高,而且高校很难核实和量化,把握不准就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而高考成绩却是一个很清晰的量化标准。
新课改老师:
部分科目知识点变化大
但在一路经历了新课改教学的高二老师看来,新课改的变化却非常大。
石室中学教学处副主任、生物老师陈宇介绍,生物课在新课改方面发生的变化是比较大的。
在时间上,生物课的学年由两年变为了三年。而在内容上,教材从3本增加到了4本,第4本书中新增加了7个实验。目前,新课改第一届的学生已经学完了这7个实验。而对于没有学过这些新增内容的复读生来说,他们需要用28个课时左右的时间才能学完,而且培训机构的条件也会限制他们做这些实验。
此外,新课改高考将由考察死记硬背变为考察探究的过程。这对于复读生学习新知识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省教育厅
已录取考生不建议复读
事实上,关于复读的争议,焦点就集中在未出台的新课改高考方案上。
据省教育厅介绍,新课改高考方案的制订由于影响广泛,并不是由教育部门一家说了算,不仅要经过多轮审议和修改,还要报省委、省政府以及教育部通过后才能向社会公开发布。广博教育网
但对于新课改后的复读,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还是建议考生谨慎对待。
此前,省教育厅副厅长唐小我在与网友们介绍今年高考的情况时也表示,建议已录取的考生不要轻易复读。“复读毕竟要花一年的时间。我认为复读的一年,无非就是把自己搞成高考的熟练工,应对高考做得更流畅,做得更快,答得更准确。但是这一年,只是机械地在那儿练习,我个人认为对以后的大学教育没有意义”,唐小我说。
新华网福州11月11日电 从2009年起,福建省将实行新高考制度,首次规定考生姓名字数不得超过四个汉字。
福建省教育厅日前发出通知规定,2009年起,参加高考的考生考籍基本信息必须包括会考号、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考生类别等,考生姓名不得超过四个汉字。考生姓名中汉字与身份证或户口簿不一致的,学校应及时打印《考生更名册》,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更正。个别考生身份证号码、性别与考籍建档时有误的,均必须及时进行更正。
通 知要求,全省各中学应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地进行校核,并同时打印考生花名册给每位考生进行确认,核对无误后按要求逐级报送相关表册和考籍数据库,各设区市高中会考办须在2009年2月10日前汇总上报至省高中会考办核实更正。2009年3月底,省高中会考办将汇总上报的全省考生考籍基本信息,经核实后打印总册下发各有关单位存档,并不再对考生考籍基本信息进行勘误
四川明年迎课改后“新高考”复读学生依然多 复读学校新课改后新旧知识点变化并不大 复读学生复读最大的压力不是高考的变化而是心理压力和体力考验 教育部门高考方案还在制订不建议已录取考生复读 现象 不怕新课改复读学校照样火 明年我省将迎来新课改之后的第一次“新高考”。成都商报(微博)记者近日走访成都和省内多所高中及复读学校发现,“复读市场”并没有因新课改而大大缩减,老牌复读学
四川艺考改革2024年文化课的要求四川艺考改革2024年文化课的要求如下:依据教育部“工作规范”和“专业目录”,从2024年起,艺术史论、艺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技术等高校艺术类专业,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均达到录
2024年艺考新规定艺考规则重点(一):根据教育部文件指示,2024年以后,艺术类校考依然允许存在,只是需要在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积极采用线上考试、统考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艺考规则重点(二):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考试评价方
四川新高考最新消息主要内容是什么四川新高考采用“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四川新高考有什么最新消息四川新高考政策包括不再分文理科,改为采用“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
四川实行新高考吗什么新高考模式四川暂时还没有首届新高考。不过四川已经公布了新高考方案,四川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满分750分。考生总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成绩和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考试选择考科目成绩组成。四川实行不实行新高考四川暂时还没有首届新高考。不过四川已经公布了新高考方案,四川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满分750分。考生总
2024年新高考会不会增加难度?2024江西新高考难度会增加,但会逐年加大。预测有3+3、3+1+2的模式,难度相当大。传统高考已成熟,学生选科有参考,教师教学有保证,学生自身高考发挥不受影响。预计2024高考人数增加,竞争更激烈,考上本科难度更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UnifiedExaminationforAdmissionstoGener
2024年艺考新规定艺考规则重点(一):根据教育部文件指示,2024年以后,艺术类校考依然允许存在,只是需要在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积极采用线上考试、统考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艺考规则重点(二):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考试评价方
2024年艺考新规定艺考规则重点(一):根据教育部文件指示,2024年以后,艺术类校考依然允许存在,只是需要在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积极采用线上考试、统考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艺考规则重点(二):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考试评价方
2023-12-04 15:57:31
2023-12-31 22:20:55
2024-03-04 22:46:55
2024-01-06 00:56:54
2023-10-30 22:21:32
2024-01-18 06:33:46